过春节优秀作文模板400字5篇

“春节”,一个让中华儿女为之肃然的节日,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过春节作文模板4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过春节作文模板400字1

2020年已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我们期盼已久的2021年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在这普天同庆的中国农历新年来临的时刻,我们称之为“春节”。在新春也就是新年里,家家户户要贴春联,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祝福的话语。你们猜春联里的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因为福“倒”与福到谐音,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除夕晚上,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各种香喷喷、热腾腾的美味佳肴轮番上阵,“轰炸”着我的食欲。饱餐过后,我们又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中央电视台给全国人民献上的“春节晚会大餐”。春晚对我和弟弟的吸引力不大,我俩闹着要去放炮,可是家长出于安全考虑给我们的回答是“不”。但是经过我俩的软磨硬泡、苦苦哀求,终于同意我们去放炮了。提着花炮,循着鞭炮声,我俩来到了小区大门口。大门口有大大小小十几个人在放炮,我们也加入了进去。我一会儿放喷花的。一会儿放朝天炸响的。五颜六色的火花映着我们的笑脸,鞭炮声混合着我们的笑声,真是好玩了。突然,噼里啪啦几声巨响,我们的眼光都投向了左边,看到一个年龄很小的小孩在放那么大的鞭炮,我们都对他刮目相看,佩服他的胆量。

夜空被我们的烟花渲染地五彩斑斓,很是好看。时间象行云流水一样,不知不觉已经十点了,大家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只用说几句祝福的话,红包就到手了,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这就是我对春节最美好的记忆,期待下个春节早日到来。

过春节作文模板400字2

【米香浓郁闽中年】

“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日历进入腊月,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人们赶完年集、清理完屋里屋外的蛛丝烟尘,家家户户便开始赶制过年吃的美食。

我的家乡地处闽中,山区盛产稻米,乡亲们每日三餐以米制品丰富胃肠,却也有滋有味。

我们家每逢廿八就要打糍粑,廿九要做米粿祭祖。吃过年夜饭,一家人还要围炉炸豆腐、炸糍丸。灶膛里的火种会留着慢慢烧到“第二年”,于是就有了“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这个童谣。

米粿是用粳米打成的。把粳米蒸熟,再倒入石臼中捣烂,粳米色白如脂玉,嚼起来韧性十足。然后双手并用搓粿丸,动作像打太极拳,小时候我们跟着大人们学得不亦乐乎。

如果在打米粿时,加入葱花以及被香油爆炒过的鼠曲草,那便成了咸香的绿粿。掺红糖一起捶打,叫甜粿。把粿团塞入锡模,拓出来的形状如铃铛,再叠成宝塔样子,名曰“蛮头粿”。

山里起雾了,接着又下了霜,当太阳从阴霾里跳出,把天空的底色烤成青花瓷色时,年近了。这时,母亲会跟伯母一起,把磨好的米浆压成团,然后在筛子里搓揉,那一颗颗珍珠粉粒,便落下了筛眼,晒满了院场。

村里过年有互赠米粉的习俗,《清嘉录》谓之“送年盘”。苏轼在《馈岁》里写过:用春出的米磨出面,做一些米面之食送给邻里乡亲贺新年,这个米面就是米粉。米粉制作比米粿和珍珠粉复杂,米浆挤压成粉团,而后蒸熟了在石臼里捶打,再把粿团压出粿条来,需要入锅反反复复煮。

民间“庆贺多尚彩联,宾宴不离红蛋”,那酒糟染红的鸡蛋,是年节饮食的标配。年夜饭五花八门,米粉上桌如玉缕金丝,在盘中交织缠绵。长长的细条,搭上葱叶和佐料,色彩明快,给喜庆的家宴增添了无限温暖。

母亲在年夜饭后生火热油,我们兄弟姐妹围在灶台前,跟着炸糍丸。炸糍丸要用糯米粉拌上白糖捏成柱状,一段段掰下来放到油锅里,铜钱般大小的丸子炸熟后呈古铜色,寓意大富大贵。糍丸皮脆里酥,香甜可口,起锅后瓮藏,防止霉变。

村人待客如同小说里的梁山好汉,崇尚大块吃肉与大碗喝酒。家家户户自酿红酒数缸,然后在过年时每人三碗,敬遍所有宾客,直至一屋子的人都面红耳赤。那红酒绵柔香醇,并且甘甜爽口,许多人饮后拍手叫绝。倘若有朋自远方来,性情豪爽的乡亲,就会忙不迭地开坛倒酒,那持久的凝香随即冲天而起。那白瓷碗中春光潋滟,火红的琼浆如江波映日,涤荡胸腔。酒未入肠,人便陶醉。

生活的习惯形成了节日文化,一道道美食筑就一个个节日的内涵。时光在流逝,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但传统的年味在老百姓们欢乐的笑声中继续拔节成长!

过春节作文模板400字3

【草木灰里的山区年味】

每到年节,忙碌了一年的母亲,总会寻得几天空闲时间,准备制作浙闽一带过年必备的独特食物——黄粿。说是空闲,上山采木下山运米,实际上却比工作的时候还忙。对于过年做黄粿,母亲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

黄粿,也许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是陌生的,抑或根本就没接触过。以至于在我上大学给别人介绍家乡美食时,总是说,那是类似于年糕的食物,只不过它的颜色是金黄的。实际上,黄粿于我,抑或于我的家乡,与其说是一种食物,不如说是一种过年的“信号”。

大清早,母亲就兴冲冲地邀上姨妈一同上山,去采一种特殊的灌木——山柃木。用它烧成“粿灰”,就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碱,掺和在水里,再把粳米放进去浸泡,十几个小时后,粳米就会从原本的白色浸染成黄色。小时候,我时常好奇这颜色的神奇转变。但大概是不想同孩童过多解释,大人们总习惯用一句“就像做人,和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反正说是被影响了。我未多深究,倒是在后来的日子里结交朋友,脑海里经常回响起这句话。

早前,粳米变色要拿去蒸煮,一笼笼,散发着扑鼻的饭香,被倒进石头做的臼里,一锤接一锤,用木质的锤头不断捶打。这是个技巧活,往往需要配合默契。父亲和母亲每年都是固定搭配,一个负责捶打,一个负责翻动,直到米饭在石臼里捣碎糅合,不分彼此,成为一整团。取出来在案台上滚成长条,切成一块块的,就可以重新放进碱水里保存了。那时候,每每做完黄粿,大人们总是免不了一阵抱怨:“明年不做了,累死我了!”而这句话也就说说,一到年节,上赶着做粿的总是他们。所幸到了现在,针对黄粿制作特点已经研发出了新机器,把浸泡过碱水的粳米,用磨粉机先磨成米粉,倒入木桶蒸熟,最后再用机械碾压切段,一道程序下来,热腾腾且滑韧的黄粿便可以新鲜出炉。相比于之前,辛苦程度减少了不少。

黄粿挺神奇的,刚出锅还是软的,在空气中放一会,就会变得韧劲十足。懂得吃的大人们总喜欢趁着刚出锅的那一刻,掰下一块,一边嘴里呼喊着“好烫好烫”,一边忙不迭咬上一口,在唇齿碰撞之间品尝味道:“今年这个米不错啊”“这个灰烧得好啊,量足够”……年年如是,这几句话都会出现,在作坊里传播。似乎,每一年的米都不错,每一年的灰碱都很好,每一年刚出锅的黄粿最好吃,必须要掰下一块,尝一尝。

一年又一年,现在超市里平时都可以买到黄粿解馋,即便是远在异地的人,也可以在网上下单轻松购买。但一到过年,人们还是会在年前挑个时间做黄粿。如果要问,做黄粿的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是追溯不了了。而如果问什么时候可以做黄粿,家乡的人倒是都能告诉你,是要过年了。

过春节作文模板400字4

过年了。

四下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小区的路灯上挂起了红灯笼,铺天盖地的祝福堆满了手机收件箱,鞭炮点燃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我最爱的,却是年年不变的这样一句话——

“看啊,放烟花了!”

妈妈站在阳台上,脸上荡漾着孩童般真挚的欢欣,目光仿佛扎在夜幕中绚丽的烟火上,唇瓣间溢出几声赞叹。

我也忙走上阳台,仰头看向这幅美丽的景象。蓝到发黑的夜空中有几颗明亮的星,伴着跃动的彩色光点,预示着新的一年破晓的光明。五彩斑斓的烟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在抛物线的制高点展示着它傲人的窈窕身姿。月亮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场华丽的走秀,清冷而孤傲,与这耀眼的繁华遥相呼应。风儿在我脸颊划过,我竟也觉得它是带着几分热情的。

我在漫天飞舞的彩色烟火中出神时,忽然觉得身上更加温暖起来。我的身后传来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你们娘儿俩,真是一个比一个不知道冷。”

是爸爸。我轻笑起来,将爸爸为我披上的衣服向上拉了拉。一股熟悉而令人安心的温暖,从身体涌向心头。这种温暖有一个神圣的名字,叫做爱。

我默默地将视线移到楼下。街道上的行人都止住了或急迫或落寞的脚步,抬起头,望向夜幕中的烟火。浪迹天涯的游子在烟火的光芒中泪流满面,闲庭信步的路人在烟火的光芒中欢声笑语。我们看着同一片烟火,过着同一个日子,也在这绚丽的烟火中,回味着或享受着同一份爱。

是的,我知道——我们所看到的不止是烟火,我们所经历的不止是新年——而是年年不变的一份爱。

过春节作文模板400字5

除夕节,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中国有个传统,在这天晚上一家人要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将近下午五点时,我、奶奶、婶婶开始做饭,我做面皮,奶奶和婶婶包铰子,我们一共做了有大半个钟头吧,终于做完了,奶奶煮铰子,我和弟弟在外边玩。

等奶奶煮好了铰子我们就开饭了,今天我特别高兴,一口气吃了二十多个铰子,连平常只吃七个的小弟弟也吃了十三个呢。我们一边吃铰子,一边说着话,一家人不时开心地笑起来。那天晚上,奶奶还提议让我和弟弟表演节目。弟弟只有三岁多,可是也会唱一些小儿歌,他表演的是歌曲《哈巴狗》。他表演完就该我了,我唱了一首歌,而且还弹着琴,名字叫做《摇篮》。最后,我们全家唱了一首大家最熟悉的歌《新年好》,伴着我们的歌声,新年的钟声也敲响了。

在歌声中,我忽然想到,在除夕夜我们虽然只吃了一顿铰子,毕竟一家人能在一起快快乐乐地,但是还有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只能留在遥远的外地,他们多想和家人一起吃到一碗热腾腾的铰子啊。我想,我应该珍惜今天的团圆饭,珍惜家的温暖和美好。

春节习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