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遐想主题作文5篇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春节遐想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春节遐想作文1
春节是一年的结束也是一年的开始,是一年一度的热闹节日。
那天中午我兴冲冲地洗了澡,等待晚上的美味佳肴——年夜饭。不一会儿,就听见奶奶叫我们吃饭,我一溜烟地跑到一楼,桌上的菜真多啊,有牛蛙、鱼、香肠、鸭子等等。我大吃特吃,在快吃好饭时,我故意留了一口饭,年年有余嘛。爸爸又给我看了张照片,“咦,这不是前面我们吃饭时的照片吗?”原来爸爸趁其不备,拍了一张团圆照。
春节遐想作文
晚上,我们打开电视,看的节日当然是春晚了。春晚的舞台炫丽多彩,我感到了现代科技的发达,小品更是引人入胜,喜剧搞笑剩手,音乐悦耳动听,舞蹈美丽无比。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喜剧,我觉得喜剧很幽默、有趣,很有想像力,还能给别人带来欢乐,我死盯住电视,真是太美了。
时间飞快地过去了,十二点,家家户户放起了喜迎春节的烟花。
春节遐想作文2
过年了,过年了!早就盼望着过年。新年老人带着欢乐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脸乐开了花。
过年了,大家都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啊,多么的美啊!天上顿时开出了一朵光彩夺目的鲜花,天空被染的格外耀眼。大街小巷早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界。
过年了,我早早就到了爷爷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祝您,春节快乐!”祝福顿时温暖了你我他。晚上我同样也给老师发短信,上面写着: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您的学生:陆瑶。而且于老师回短信写到:谢谢你,祝你新年快乐,学习进步!当我看完心里甜滋滋的。
过年了,我的钱包里又多了一千元,真想痛快的花上一百元,可是我又想起奶奶说的话:”爸爸挣钱不容易,钱一定要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我便忍住了。
过年了啦,我又长一岁了,增长了身高,增加了体重,有增加了许多知识,也该更懂事了。
啊,新年老人,谢谢你带来的这一份欢乐。在这一年里,我一定会取得让你欣喜的成绩。相信我吧!为我加油吧!
春节遐想作文3
【春节,我的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中国的节日,我们的节日。春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的传承。
皑皑白雪,幅幅对联,片片剪纸,朵朵烟花。心的思念,爱的召唤,让我们一大家子欢聚在一起。
我老家有个一直传承的习惯——春节时所有亲戚相聚。每年这个时候,爷爷奶奶家的一大群兄弟姐妹、儿女外孙都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聚一堂,足以承包酒店的一层楼。
这一天,大家都会如约而至。我精心打扮后,来到酒店,见到了叫不上来的,也认不出来的七大姑八大姨。
聚会开始了,吵吵闹闹的气氛让我感到不太舒服,不大喜欢。我恨不得赶快吃完饭就走,一声也不出。
“嫚儿,期末考多少?”我隐隐约约听到有人问我成绩。但可能出于慌张,便没有回答。“期末考了多少分?”这声音清楚了起来,也从单音变成了复音,好几个叔叔阿姨问道。这次考试没考好的我,心里百般纠结:
我既不想告诉他们我的真实成绩,让自己无地自容;又不想编一个无比漂亮的成绩,让自己良心过不去。每年都被这样问,我真的是烦了。要是你成绩好,他们又拿个低年级的高分来和你比较;要是你成绩差,他们又说你不好好学,不努力。我的脑回路飞速运转着,想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阿姨,您月薪多少?年终奖有吗?买房了吗?买车了吗?结婚生子了吗?”
“你这孩子,就问了你一个问题,你这把我怼的!”
“阿姨,那您能回答我的问题吗?”
“不能,这是秘密。”
“那真不好意思,阿姨,我也不能回答。我们奋斗了一年,一次结果,一个成绩,难道能完全证明我们所有学习的情况吗?”我仍面带微笑。
“就是就是。”一阵起哄后,大家回归了家常话题。
夹起一个饺子,又白、又嫩、又滑。咬一口,热乎乎的汤汁入口中,布满全身。那火候正好的韭菜猪肉馅饺子,满满的香味,是过年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春节,就是我们小孩子的节日!
春节遐想作文4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临近年末了,春节也即将来临。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节的气息也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喜庆的“福”大街上人们都忙着买年货,家长领着孩子在服装店里买新衣服。许多大人们忙着清洗着自己的房屋。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节即将来临,好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
春节终于到了,当钟声响起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遍每个角落,窗外的草地上已经有许多穿着新衣服的孩子在游戏。我重睡梦中醒来,第一反应是我又长了一岁,穿上新买的衣服,和屋外的`伙伴们一起玩耍。
大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放鞭炮,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孩子都在旁边捂着耳朵驻足观看,鞭炮响完后,就是孩子的乐园。孩子冲到鞭炮堆里去寻找未燃的鞭炮,比一比谁找的数量多。看着伙伴们都认真的在寻找,我也拿着一根小木棍努力的找着。
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对联,看着一副副春联,我不禁想到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春节号长春”。家家的门前都被装扮成了红色,我不禁看到了节日的气息。还看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与祝福。
拜年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每当到外婆家拜年时,外婆总会端来一杯用冰糖泡的冰糖茶,让我喝,接过茶一口下肚,那个甜味一下甜到心底,真想再喝一杯,接着就向外婆说着吉祥的话,拜完年后外婆就会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红包塞进我的手里,此时我不必像平时那样看父母的脸色,而是大大方方的把红包接过,心里美滋滋的。
夜幕降临后,人们都在屋外放烟花,,这激动人心的时刻,“3——2——1”瞬时,烟花四射,仿佛如惊雷般的响声出现,我忙出来观看,这一看可了不得,天空呈现迷人的黑色,再加上灿烂的烟花,让人目不暇接,红的,紫的,蓝的,绿的,金的……五彩缤纷,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高,就象在比美似的,只见一个金色的点,高高的飞起,这五彩的烟花仿佛就是印在天上。地上传出人们的欢声笑语,欢呼声随着烟花飘荡在节日的夜空中!
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你年一定充满朝气,一定充满着希望。
春节遐想作文5
【兄弟糖缘】
又一个新年将至,我想起了多年前快过年时,发生在我父亲身上的一件事。
20世纪70年代,农村刚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的老家离集市很远,乡亲们要买个针头线脑得赶二三公里山路,父亲脑子灵活,决定在老家开一家杂货店。
开春后,父亲卖了一头猪,攒了200元,办执照,购点油盐酱醋,积蓄所剩无几了。父亲是个极爱面子的人,从不轻易借钱,等他艰难地借遍亲朋好友后,才想到乡里的信用社。信用社有个与父亲年龄相仿的人,他叫张本元,父亲一辈子叫他“张主任”。父亲找到张主任,说了开店进糖缺钱的事。张主任与父亲商议了几句,然后办了手续,签好字,按上手印,父亲便拿到了200元。父亲靠着信用社贷来的200元,购入100公斤白砂糖,剩下的钱买了一些红砂糖和饼干之类的。
小店终于在一个初春的薄雾中开张了。农忙时父亲在田里忙活,母亲坐店;农闲时父亲挑着货郎担,早出晚归,走村串户。父亲沉默寡言,货郎担里却货真价实,卖得最快的还是白砂糖,一天要卖几公斤。两个月后,父亲算了笔账,贷的200元进的糖卖出后净赚45元,当然父亲没有把“脚力钱”算进去,父亲很高兴,凑上200元去还贷,并特意捎上一包白砂糖、一包红砂糖。张主任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两包糖我不能收。”父亲急得脸通红,一个劲儿地劝张主任:“天热了,泡泡水喝吧。”张主任没办法,只得收下两包糖,父亲把还款手续办完后,张主任塞给父亲1.5元(当时白砂糖每公斤1.4元),父亲急得脸红脖子粗,说什么也不肯要张主任递过来的钱。
时间过得飞快,父亲的小店一天天红火起来,乡亲们都喜欢到小店买东西,偶尔也有赊账的。年底,节日的气氛一天天浓起来。父亲到集上调年货,张主任碰到父亲,说:“我家老大从市内买了一些软糖,适合老年人,不伤牙齿。”那时的市面上软糖稀贵。张主任递给父亲一个小包裹,父亲高兴地收下了,就好像是走亲戚时收到的馈赠。父亲回到家里,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真有几颗软糖,可除了软糖,里面还藏着1.5元的钞票。父亲想起来了,这是张主任在还那1公斤糖的钱。望着那两张钞票,年迈的父亲眼睛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