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250字作文模板5篇最新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表达和释放情感时候、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的精神支撑。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春节250字作文模板”,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春节250字作文模板1
【年:让亲人团聚,让温暖传递】
所有传统节日中,新年,是一家人最期盼的,也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成为我儿时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
贴春联 穿新衣 总把新桃换旧符
记忆中的新年,是从祖辈大扫除开始的。爷爷奶奶用扫帚、掸子对家里进行大扫除,并在门上贴上春联、大大的“福”字,这就算是正式拉开序幕了。
小时候,村里没有便利的网上购物,平时若想穿一件新衣服,要么去裁缝店做,要么去城区百货商场购买。所以,能够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是一件多么令人期待的大喜事!每到过年,妈妈总会给我置办一身新衣服,但在大年初一之前,我只能每天去看一眼、摸一下新衣服,天天数着日子,期待着把它穿上身。
舌尖上的美味 把酒话新年
快过年时,爷爷就会拿出家里蒸糕的一套工具。村上会蒸糕手艺的人并不多,所以,邻居们都会请爷爷帮忙制作。就这样,爷爷一蒸笼一蒸笼地做着糕点,而我就蹲在灶前生火,看着美味的糕点出笼,开心得不得了!如今,爷爷已是古稀之年,但是一到过年,爷爷还是会蒸糕,这个仪式从未改变。
除夕之夜,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奶奶烧的家常美味。大人们斟点小酒,话一年来的人和事,小孩子给大人们一一拜年,说上吉祥话,送上祝福语,拿到压岁钱。这幸福温馨的场面不禁让人感慨:在外拼搏再辛苦,这一年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守岁,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仪式。当大年初一零点的钟声响起,每家每户都点燃爆竹,用这种方式喜迎新年的到来。“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包含着大家对于新年的祝福和期盼。
烟花声、爆竹声,不消不散,犹如昨日之声,让我久久沉浸在美好的童年回忆里。如今,我们不需要苦苦等到新年到来之际,才实现这些物质上的愿望。我们可以每天都穿新衣,每天都吃美味的菜肴,但是已找不到儿时的那种期待与兴奋。
新年,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背井离乡的人们回归故里,陪着父母、陪着长辈,点燃家的温度。于我而言,新年是传承。我们不仅仅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满足,更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富足。生活需要仪式感,新年更需要仪式感,只有让后辈从小在这种仪式感中成长,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春节250字作文模板2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有许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等,其中我最喜欢过春节了!
春节也叫过年。传说每年除夕夜里,有个叫“年”的怪兽常常出没害人 。我们的祖先曾和“年”斗争多年,知道“年”怕三样东西:红色、火光、响声。在冬天的夜里,人们在门上贴春联,在门口烧火堆、竹子,终于赶走了“年”。于是,现在人便有了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发红包等习俗。
在春节的前十天(包括除夕),爸爸妈妈就开始买年货了。更重要的是:家里还要大扫除!爸爸把旧春联撕下来,贴上新春联。妈妈忙着扫地、拖地,我则整理东西。一天天过去了,除夕到了。在这天夜里,我们一直没有睡觉。爸爸出去了,我问妈妈爸爸去干什么,妈妈微笑着说:“爸爸出去放鞭炮吓‘年’怪兽啊。”“哦。”十二点到了,外面“劈里啪啦”响成一片,“春晚”也快要结束了。我又问妈妈为什么不睡觉,妈妈说这叫“守岁”。
第二天,人们互相道喜我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新年好!”“好!”爸爸妈妈边说边给我发红包。然后,我们收拾了一下,便向小姨家出发了。
哇,好多人!“小姨新年好!”“外公新年好!”……。“你们出去玩吧!”小姨说。我和表哥一下子就冲了出去。“你的衣服好漂亮!”“当然,这是新的!”我说。过了一会儿,表哥说:“喂,好像要发红包了!”我俩又赶紧往家跑。果然,我们都得到了红包。
到了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吃团年饭,饭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有金黄的炸肉圆,有翠绿的青菜,有新鲜的笋芽……,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鳜鱼,它代表“年年有余”。但在大家还未吃时,楼下突然传来了鞭炮声,大家一听到鞭炮声,就立刻吃起饭来……。
饭吃完了,我们又出去放烟花。不知是谁点的火,天空中出现了朵朵美丽的“大花”。有的像一朵怒放的菊花,有的像一只飞翔的小鸟……。把朦胧的夜空装扮得更加奇妙了!
春节的夜空,奇特的习俗与传说,都让人感到亲切。在春节,每个人都喜气洋洋,我真希望每天都像过春节一样快快乐乐!
春节250字作文模板3
记得小时候春节是一年来心里最盼着的节日,因为过春节有很多好吃的、还可以穿新衣服、还可以不用上学、可以和邻居家的小孩到处去玩、可以去走亲串友。春节也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时候,我的家乡----被誉为“鼓子秧歌”之乡。
腊月29下午7点左右是驱赶“年兽”的时候,那时候的春节最愿意干的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相传“年兽”当年就是被“福寿禄”三星用“炮竹”吓跑的,所以每当过年都会有放“炮竹”这个风俗。
每次过年赶“花花集”(腊月25)都要跟爷爷要一堆鞭炮,买回家之后不等正点,我们那些小子就开始放响了,村里鞭炮一响浓浓的年味就有了,比谁家买的鞭炮多,谁家买的鞭炮响,那时候虽然害怕鞭炮,但是还是愿意玩。
腊月25,这一天除了敢“花花集”买菜、买响、买对联、买
年画、买灯笼、买新衣服之类的东西,还要扫屋子。新年新气象
要除旧迎新,把屋子里的灰尘都打扫干净,收拾的和新屋子一样,看着就舒服。
腊月27、28,也是我们村里这些小子最喜欢的时候,这两天家里要煮肉、包大包子、炸麻花、炸藕荷、炸点心之类的,准备过几天伺候亲戚,这一天还要把对联贴上,大门和屋门都要贴上,买的漂亮的年画也都糊上,漂亮大红灯笼也都挂在大门外。这两天也得理个发,然后去澡堂子搓个澡,除旧迎新除掉过去一年身上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腊月29晚上就热闹了,这天晚上要“摆贡”每户家里都端几样好菜来上贡,摆贡要摆三天,贡位写着玉帝、灶王爷、财神爷啊,再点上香,然后全家人全了烧纸、磕头,这样贡位就摆好了。上完贡就是自由时间了,叫上自己一个院里的兄弟姐妹凑一桌喝酒、吃菜、聊天,吃完了打牌一直打到明天早上。
年三十也叫除夕,这一天中午一家人在家做一桌子菜,吃菜喝酒,晚上就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喝着酒,外面有放烟花和鞭炮的,浓浓的过年气氛这时候是最浓的时候,当“春节联欢晚会”零点敲跨年钟的时候,这时候改下饺子吃水饺了,这时候通常每家每户都会放烟花。
初一是挨家挨户在村里拜年的时候,那时候记得跟着大人去挨家挨户的转,初二就是去姥姥家拜年了,姥姥家今天人特别多,老姨们都凑到一块去拜年---热闹。
在我们家乡还有一个风俗就是“鼓子秧歌”。鼓子秧歌是“元宵节”这一天的表演节目,但是大家都会之前准备准备演练一下,所以初七、初八走完亲戚就可以训练鼓子秧歌了,同一个镇上的每个村子都会出一支秧歌队伍到镇上比试一下,然后到县上和市里去表演,表演节目有打鼓、打锣、打叉子、踩高跷、顶伞、挑货郎、扮小丑、猪八戒背媳妇、耍伞、炮手、举旗等,众多闹元宵节目。那时候卖小吃的都会跟着秧歌队伍走,卖甘蔗的,糖葫芦的,卖酸楂的等,这时候是我们这些小孩最高兴的时候。
记忆中的春节都是浓浓的过年气氛,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慢慢的搬上了楼房,想做的这些事情也受到了条件的限制,慢慢的就很少有人去做了,年味也慢慢的在变,“花花集”也慢慢的变成了大型超市,年夜饭从家里也搬到了饭店,大鼓、叉子也换成了音响,孩时炸的好吃的也都是现成的了。
春节250字作文模板4
我的老家在肥城市西大封村,是一个拆迁后新建的小村庄。在村庄的南头,是一个十二生肖大广场,那里有十二生肖的雕像。
第一个是老鼠。看那只老鼠多可爱呀!模样机灵乖巧,好像正看着旁边运动场上玩耍的小朋友。第二个是牛。它的角在朝向前方,四脚蹬地,好像正在向我们展示它的力量呢!
第三个是老虎。这只老虎显得威武无比,眼睛直直地瞪着我们,好像在说:“我是森林之王,谁也不能打败我!”接下来的小兔子可爱极了,它的小爪子托着下巴,眼睛望向天空,一定是等着月亮出来呢!
第五个是龙。龙虽然只是个传说,但这时候却像真的一样,两只眼睛大大的,炯炯有神,帅气极了!龙的身边是它的小弟弟蛇。这条蛇缠绕在一个木桩上,无精打采的样子,应该是在打盹吧?
看!排名第七的马儿在拼命地奔跑呢!旁边的羊儿有点懒洋洋的样子,长的可肥了。咦!这只羊的嘴怎么张着呢?噢!可能是雕刻家看到它的时候,它正在与别的羊在说话,等它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合嘴,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啦。
小九儿是小猴子,手里还拿着三个桃子呢。旁边的鸡站在一块石头上,眼睛盯着猴子手中的桃子,好像正准备抢一个过来似的!
狗排名老十。他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石头大小的铃铛,两只耳朵支楞着,显得特别精神。最后一位当然是猪小弟了,它的尾巴像一撮卷卷的头发,看来这还是一只爱时髦的小猪猪呀。
十二生肖大广场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这里每天都很热闹。每次回老家,我都到广场上和小朋友们游戏玩耍。而每次离开,我都对广场里的生肖动物们恋恋不舍。
我喜欢十二生肖大广场。
春节250字作文模板5
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味起那让人垂涎欲滴的饺子,不禁口齿生津,思绪飘到了两千公里外的故乡。
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饺子,其地位自然非同一般。古书《民风土俗》中云“时元旦,作扁食,奉长上为寿。”因此每逢佳节,作为象征团圆福禄、代表新年美好祝愿的饺子就成了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我每年春节吃到的饺子,记忆中除了它的美味之外,总少不了姥姥忙碌的身影。小时候,春节回到故乡,姥姥都会为我们做各种馅料的饺子:有羊肉的、白菜猪肉的和韭菜馅的……她总是想着法儿的让我们对饺子充满着期待。饺子一端上餐桌,我们这些小孩子便争先恐后地伸出早已迫不及待的手,一品它美妙的滋味。
一个个元宝般的饺子,一口咬下,汁水充盈了嘴,香味使人欲罢不能。决定饺子主要风味和口感的则是它的馅料,譬如我最喜欢的韭菜馅的饺子,清香爽口,带着一股浓郁的清韭味,再配上一大碗饺子汤,真可谓是是“此饺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品”了吧。
一块面皮,一勺馅料,这便是一颗饺子的全部。最后再用一双巧手将面皮仔细捏好,一个饺子就这样诞生了。当时我还小,以为包饺子很容易,却不知擀面皮、调馅料要花上好多功夫,不知姥姥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擀面杖擀出了一个个让我回味无穷的饺子,也擀出了姥姥脸上一道道深深的皱纹。
包饺子时,姥姥总是把饺子一个个放在盖帘上,围成一圈一圈的,姥姥说这寓意着家庭的团团圆圆。“哗啦”一声,饺子下了锅。在时而冒白沫的沸水中上下翻腾,活像一尾尾鲜活的鱼。饺子煮好后,热气腾腾地端上,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笑着,快乐和融洽的气氛弥漫在暖暖的空气中,幸福和满足的记忆沉淀在我的脑海里。每年的春节期间,我每天都是吃得快撑破了肚皮,然后挺着鼓鼓的小肚子向姥姥依依不舍地告别,踏上归途。
现在,妈妈也时不时也为我做一顿饺子,虽然非常美味,但是可能是我思念姥姥的缘故吧,脑海中关于饺子味道的记忆总是停留在那两千多公里外的故乡。
今年春节,我又回到了山东,再次品尝到了久违的味道。不同的是,这次是姥姥带着我和表哥一起包饺子。看着我们包的歪七扭八,有些还“露馅”的饺子,姥姥慈爱地笑了,耐心地帮我们把饺子修补好,下到锅里,我们两个眼馋地在餐桌旁等待着,最后终于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
时间能够磨灭很多事物。它能水滴石穿,它能移山造海。但,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是它拿不走的,比如这代代相传的寄托着浓郁亲情的饺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