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春节作文600字5篇范文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身处何地,“春节”总能让分散的家人团聚。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我与春节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我与春节作文600字1
【年的味道】
在我们眼中,水饺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纵然年夜饭的桌上有再多美食佳肴,却怎么也比不及水饺的在心中所占的分量。水饺,寓意着更岁交子,过年吃水饺,是我们的传统,更是我们一家人与美食之间擦出的火花。
“人们怀着对美食的理解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我的奶奶就是这样。你若问她该放多少盐、多少油时,她总是说“一点点,自己看着放吧。”这样模棱两可的回答真是叫人琢磨不透。不过正因为这样,我们每个人做出来的风格也都大不相同,可以品尝到不同的味道。
在奶奶手把手的指导下,我把饺子基本上都包好了放入锅中。看见一只只胖嘟嘟的水饺在沸腾着的水中翻滚时,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更感慨:“没想到水饺这么难包,累死了。”我也体会到奶奶他们包饺子时的辛苦了,光擀面皮就够累人了。
饺子的做法也没有那么简单:先把大盆拿出来,在里面加入适量面粉和水,再用力的揉成面团。揉好后,再把面团搓成像蛇一样的细条状,分成若干份,用擀面杖擀成小面皮。擀面皮时,力道不一样,擀出来的面皮参差不齐。奶奶笑着把擀面杖接过去。
家人的陪伴是温暖的,在寒冷的冬夜,咬上一口热气腾腾的饺子。心中便充满了爱,里面有家人的寄托和希望,更有爱的温度。
我和奶奶一起包饺子的回忆使我无法忘记,也许长大以后,我会把饺子包得更好,但奶奶教给我的方式里面包含来自家人的爱。
我与春节作文600字2
沉甸甸的馒头,热腾腾的年糕,喜滋滋的心情,在雪花飘零的冬日,穿梭着忙碌的身影。又是一年开始时,阳光暖暖的,时光慢慢的,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在微笑着督促我该收回闲散的心情,伸出慵懒的手书写下春节的喜悦。
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精神饱满,所以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在买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天色稍暗时,街上的灯笼与挂在树上的灯全亮了,五彩缤纷的,似乎也在为春节的到来而开心……
春节前,大家把各自的房子打扮的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大家把买来的年货堆的满地都是,还想着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才好看:正贴?歪贴?倒贴?各有千秋。我们家家都备好鞭炮,整理好漂亮的新衣服准备迎新年。人们一出门,遇上好朋友,口中总是不忘说一句“新年好”,然后唠唠嗑,聊聊天。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会早早起了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对父母说几句吉祥话,父母就会拿压岁钱来犒劳我们,希望来年吉祥如意,招财进宝。一些亲朋好友还会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说一些令人开心的话语。其中最高兴的就是我们儿童了。我们大把大把的攒取压岁钱,然后结伴跑到街上欢天喜地的去疯狂shopping:如文具,玩具,零食……
该播放春节晚会了,我们一家人便会围坐在电视机旁,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看,时不时还被电视上的节目逗得哈哈大笑……
夜深了,街上的行人渐渐少了,晚会也看完了,直到妈妈喊我时,我才不情愿的上床睡觉。我回忆着今天的趣事,才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我与春节作文600字3
新年到,新年好,穿新衣,带新帽……我最喜欢过春节了,因为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味。虽然还没到春节,但是我却觉得自己已经沉醉在其中了。
由于前几年都是考完试就直接去外地旅游了,连年都是在外地过的,因而没有感受到在家过年的乐趣,因此,这一次我要在家里好好过一个年,体验在家里的年味。
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当场为他们写一幅“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的春联,并为他们贴上,我相信,爷爷奶奶看到我写好的春联,心里肯定甜滋滋的。
在家里过年,当然是与众不同的喽!我要吃爷爷做的酱汁肉,品尝其中的甜蜜;我要吃爷爷煎的熏鱼,感受其中的美味;我要吃爷爷炖的咖喱土豆牛肉,体验其中的香味……
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沙发上,谈谈家常,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起吃水果和年货……
等到十二点钟的时候,我们全家出动,一起放鞭炮和烟花,特别是那个名叫《孔雀开屏》的烟花,爸爸点燃了导火线,只见那《孔雀开屏》的烟花上裂开了一道口子,紧接着,里面喷出了火花,那些五彩缤纷的火花持续喷射着,向四面八方延伸开来,就好似一只公孔雀正在开屏,场面极其壮观,我们不禁看得入了迷,心想: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呀!
我常常梦到我们一家人一起过春节的情景,那画面是多么其乐融融啊!
我多么希望春节能够快快来临呀!
我与春节作文600字4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我与春节作文600字5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十分热闹。记忆中的春节是美好的,快乐的。
小时候过年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放炮了。记得我在不会放鞭炮时,每次看到别人放鞭炮时,就会捂上耳朵远远地望着。渐渐地,我便想尝试着放炮,于是便让爸爸给我买了一盒炮。拿到鞭炮的我迫不及待地拆开鞭炮便准备用打火机点燃。爸爸教我了一边动作,我便自己来点燃鞭炮。拆开引火线一点点消失,我竟忘了把它扔出去,只听“啪”的几声,我的手并没有被炸伤,只是衣服上多了几个孔。从此,我便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
还有一次,我去姥姥家,和哥哥一起出去买炮。到了炮店,我们开始选炮,不一会儿,一个手雷形状的炮吸引了我,便吵着让哥哥给我买了一盒。出了炮店,我就急忙把炮拆开,拿出一个,想试一试。于是,我把手套在引火线末端的环上,使劲一拉,那个手雷便开始冒烟。由于第一次放,当时的我一看这情形,便吓得用力扔在了对面的马路上。这时,马路上驶来了一辆电动车,看到有一个冒烟的手雷,便急忙来了个漂移,可谁知那个手雷偏偏在他漂移的时候爆了炸,他便吓得摔倒在地上。惊慌失措的我和哥哥连忙跑开了。
放炮时,也会放一些摔炮。往地上一摔便会“啪”的一声响。有时候,一些炮不响,散在各处,在走路时回踩到,便会“啪”的几声把人给吓得叫起来。
春节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