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的春节作文范文5篇
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淮南的春节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淮南的春节作文1
【春节的枣花馍】
初二回娘家,这是河南省东部地区春节串亲戚的规矩。串亲戚要带“四样礼”——大馍、小馍、糕点果子和油条。现在,人民生活富裕了,这“四样礼”就变成了名烟名酒和进口水果。但是礼品再丰盛,都不能少了大馍和小馍。在豫东的风俗中,大馍和小馍的象征意义就是粮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粮食是最重要的礼物。新年伊始,闺女、女婿带着外孙要把最好的粮食送到亲人家里,娘家人回赠的礼品中,最重要的一样就是枣花子。
枣花子是由小麦面做成,用红枣做点缀。我还见过一种叫做面龙的枣花馍,长长的,如盘龙样弯曲,龙身上画了很多符号,龙头上镶嵌了两粒红枣,十分威武。
馍好蒸,面难发,酵母更难做。临近春节,气候变冷,做酵母时,要把玉米糊放在笼屉上先蒸一下,待蒸熟了,再放进老酵头搅拌均匀,放在锅边灶沿,或是盖上一层棉被,让其自然地发酵。等面团发得如水一样四溢的时候,从面盆中挖出来放在案板上,掺进面粉盘成一团,软硬适度,就可以揉馒头剂子上锅蒸了。
做大馍的过程非常简单,在蒸好的馒头上均匀敷上一层生面,在最顶端放上一颗红枣,放入锅中再次蒸熟就行了。如此多次重复,一层层地敷上去,一层层地蒸熟,可以根据需求蒸出大小不同的大馍来。我儿时,曾经见过新女婿第一次上门带的大馍,用一大块红绸布包裹着,大馍放在一个直径二尺的玉米秸秆做的锅盖上。这种大馍另有一名,叫“馍山”,意思是把如山一样的粮食给老岳父送来了。
做枣花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要先把生面揉成一个个称之为“面剂子”的长条,然后用面剂子盘成一个个的圆圈,中间放上一颗红枣,就像是莲花瓣中坐着一位富态的佛爷。最后,通过揉搓、挤压等方式把众多“莲花瓣”连接起来,放入蒸锅中蒸熟,一个漂亮的枣花子就可以出锅了。枣花子多种多样,做法不一,我说的是最基本的做法。如新女婿第一次到老丈人家带的超级大馍,老丈人当然要回赠更大的枣花子了——也要如锅盖一样大,除了一个个的“莲花瓣”,里面还有“多子多福”“早生贵子”的花样。这个时候,枣花子就不叫枣花子了,而是叫“枣山”。因为新女婿送来的是一个“馍山”,老丈人回礼一个枣花子岂不显得小气?
因为枣花子是回赠给晚辈专用的礼物,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我们老家有句俗话,叫“要饭的不要枣花子”,有不吃嗟来之食的意思,穷人要穷得有志气,即使讨饭也不愿做晚辈。
枣花子是一种传统文化,也传承了中华民族性格中那种不屈的犟劲!
淮南的春节作文2
“起床啦!赶紧起床啦!”随着妈妈的吆喝声夹杂着一阵阵鞭炮声,我睁开了惺忪的双眼,迫不及待地穿上了新衣,听见客厅有嘈杂的喧闹声,就知道家里来客人了,一想起压岁钱,我心里就有了无名的冲动,使我马不停蹄从房间奔到了客厅,来到客厅,客人却已经走了,心想:都怪我太贪睡了,错过了一笔“大交易”我满是无奈,看着弟弟那双贼贼地眼神和他手里的五百块钱,我心里那个火啊,直直地往上窜,真想把钱全部拿走,没办法,再接再厉吧,呵呵。我干笑了几声,径直走进了厨房,肚子也咕咕地直叫唤,我捂着肚子,看见妈妈正在盛饺子,我急不可待地拿起筷子就吃,因为我太饿了。实际上我并不爱吃饺子,但今天我竟把饺子全吃完了,我激动啊!因为这是我最爱的三鲜馅的饺子。吃完饺子后,我和弟弟在家里等客人,而哥哥嫂子和爸爸妈妈去别人家拜年。我们就在客厅里等啊等,实在是闲得无聊了,我对弟弟说:“要不咱俩比赛吧,看看今年谁收的压岁钱最多了。”他一边炫耀着手中仅有的五百块钱,一边对我说:“反正都是我赢,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但我还是想和你赌一把!”说完之后,我穿上鞋推着我的山地车就去走亲戚,心想:想跟我比,他在练两年吧。第一站,我去了大姨家,大姨正在看电视,看见我来了,就给了我五百块钱,心想:宁耀欣,你等着吧。第二站,去了二姑家,她家在小区里我怎么敲门都不开,应该没在家吧,我只能去三姑家,到了她家,三姑和我表姐好像正要出家门,正好被我碰个正着,我暗自庆幸,三姑毫不犹豫的给了我一千块钱,我心想:这次我真的会赢啦。我谢过三姑,恬不知耻屁颠屁颠地跑到大伯家,我大伯和大伯母正在那里说话,我心想:他俩一人五百,我又赚了!心想:宁耀欣你完蛋了。
回到家,看见他正在炫耀不知谁有给的五百元,心想:还在那炫耀呢,真不嫌丢人,我把刚刚有的两千五百块钱拿给他,他顿时呆若木鸡。
我赢了,这年过的真痛快!
淮南的春节作文3
【她们的年】
奶奶对儿时的年没什么记忆了,她只记得小时候的日子太苦了。后来她遇到了比她大两岁的爷爷。
两个人互相扶持、白手起家,终于将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奶奶总对我说:“原以为这日子已经很圆满了,但是等你这个小娃娃出生后,我才发现啊,原来日子可以更圆满。”
妈妈的年
妈妈说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做米花糖,奶奶先把麦芽糖放在铁锅里熬,熬到一定程度后迅速把米花倒入锅中搅拌,让米花裹上晶莹剔透的麦芽糖,然后再倒入一个方形的铁皮托盘里,再压得紧紧实实的,等它冷却后划出一块一块方形的米花糖。奶奶会挑些卖相好的米花糖,装上两三袋子送给隔壁邻居。
我的年
小年夜,爷爷奶奶家总是格外热闹,我和爸妈、姨妈姨夫还有哥哥都会去爷爷奶奶家过节,奶奶的经典拿手好菜“冰糖酱鸭”制作起来很费时间,一下午的慢炖让鸭肉几乎入口即化,烧好的酱鸭放在盘子上,旁边放一碗酱汁,在开吃的时候淋到酱鸭上,另盛出一份酱汁配上陈皮、话梅等,做红烧豆干。小年夜那天我是顾不上看电视或者找朋友们玩耍的,紧紧黏在奶奶身后,美其名曰帮她“试口感”,其实是想先吃上几口。
三代人的过年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重合,当岁月慢慢染白了爷爷奶奶的乌发,当皱纹悄然爬上父母的眼角,对于我来说,过年时一家人能够围坐在餐桌旁吃上一顿年夜饭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看着窗外万家灯火,看着家人脸上的笑容,我默默地在心中许愿:“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家人安康。”
淮南的春节作文4
一提起春节,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便浮现在眼前……
“嘭——嘭——”响亮的炮声和孩童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炮声响彻云霄,笑声不绝于缕,成了除夕夜一抹别样的风景。看,孩童们有的捂着耳朵,怯怯地站在远处观看;有的则撸起袖子,小心翼翼地点火;有的抡起手臂,甩着烟花;有的左躲右闪,伶俐地穿梭在烟花爆竹中……一阵鞭炮声过,蓝白色的烟气袅袅腾空,继而渐渐消失在藏蓝色的幕布中。
我摸出竹炮,瞬间点燃,朝哥哥的方向扔去,刚好落在哥哥的脚边,猝不及防的一下,哥哥吓得后退两步,我则躲在黑暗的角落一阵匿笑。哥哥也不甘示弱,拿出一颗“雷王”点燃引线,朝我扔了过来,我则一溜烟儿闪没影了,空留哥哥一阵呼喊。疯玩之后,口袋里的竹炮早已空空,心中却异常满足。
“吃饭啦!”母亲从厨房窗户里探出头来,喊了一嗓子。我们像机器人接到指令一样,一起往家冲。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楼,打开房门的一刹那,菜香弥散开来,直探鼻孔,冲击着味蕾。我顾不得许多,迫不及待地洗手净面坐在餐桌上。
餐桌旁,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姑姑姑父早已经坐好,我们这群疯小子疯丫头的到来让餐厅更加热闹了,大家挪着凳子,互相让了让,围桌凑在一起,气氛更加温馨。餐桌上的菜肴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都是全家人各自大显身手,齐心协力的结果。我们一边品评大家的拿手菜,一边家长里短的随意聊着天,屋子里弥漫着欢喜的空气。
年夜饭吃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磕头。兄弟姐妹们三三两两地在长辈面前跪下磕头,并送上几句精心准备的祝福语。长辈们则笑逐颜开的示意我们起来,并给每人发一个大红包。我们欢天喜地的接过红包,贼溜溜地窜到一旁打开红包,难以掩饰内心的快乐。数着手中的红票,内心则盘算着何时去买那些心仪已久的物什。
一兜竹炮,一顿年夜饭,一份红包,成为春节的代名词。年年岁岁节相似,相同的是我们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氛围,不同的是祖辈父辈日渐老去的身影和我们难以磨灭的成长印痕……
淮南的春节作文5
寒假已来临,我们将这旧的一年淡忘,因为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让我们告别2020年跟2021说:你好吧!
寒假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因为可以看见自己亲人的脸。更快乐的是可以领到那崭新的红包。
春节即将到来,意味着旧的一年即将过去,这一天在外地的爸爸妈妈们一定会回来和家人团聚,爸爸妈妈为了自己家人能过得更好,在外地辛辛苦苦的赚钱,家里的亲人们在家里等啊等,就是为了可以和亲人们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
在一则公益广告里我看见了:在外地的爸爸妈妈,五年没回家了好不容易领到了工资,可以回家看看家里的儿女和父母,和几个同乡的人一起骑着摩托车,为了可以快点见到自己的儿女,用骑快点的方式来看自己的儿女。在刚刚下过雪的地方地面上结满了冰,一刹那间,摩托车倒了,两个人被甩了出去,久久没动,他们坚信后面的人一定会把他们扶起来,死也要去见到自己的儿女才能走。过不久后面同乡人们赶到了,把他们扶了起来,他们扶起摩托车,又开始行路,到了家乡他们各奔四方。吃了团圆饭以后,他们拿出自己在城里用微薄的工资买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儿女,他们的儿女可高兴了,可他们给儿女买的衣服都小了,说:“自己在外面都忘了自己儿女的衣服大小,只记得他们小时候的衣服尺寸,忘了自己在外已经5年了,在家里的儿女已经长得很高了。”
在外地的爸爸妈妈们,要回家看看自己的亲人,什么都没自己亲人重要。钱是赚不完的,亲人有一天是会走的。曾经他们一定是最关心你的,最爱你的,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比过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