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趣事的作文300字5篇
无论身处何地,“春节”总能让分散的家人团聚,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春节趣事的作文3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春节趣事的作文300字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自然得有美食相伴。那诱人的美食香味,便是我心中的年味。
这不,离春节还有一个星期,各式各样的食材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街头。一车又一车的苹果害羞地望着你,粉粉的脸颊好像能映红半边天;梨子、桔子、柚子端端正正地坐好,等待顾客前来挑选;莲藕们伸出白嫩的胳膊,像是在对行人招手;许多只五彩斑斓的鸡,不顾自己一只脚被绑在柱子上,即将摆上餐桌的命运,仍在努力的啄食地上散落的米粒……超市里也是人山人海,好几个小孩欢呼着在人群中穿梭,爱吃的零食。新年的脚步若有若无地响起,年味,随着美食的露面悄然而至。
随着新年渐渐逼近,楼梯道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必说被擦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的楼梯扶手,也不必说精致的“福”字,崭新的春联,单是那楼梯道里的美食,就能让你享受视觉,听觉、听觉、嗅觉的盛宴:这家的炸酥肉,“滋滋”的油声响起,金黄色的酥肉带着金黄色的油沫儿,在油中翻滚;那家的排骨汤,浓郁的香气漫延几层楼……我家在包饺子,白白胖胖的元宝饺摆满了案板。看着妈妈的十指熟练地翻飞,迅速捏出一个漂亮的饺子,我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拿起一张饺子皮,学着妈妈的样子,摆弄了好半天,终于捏出一个饺子。乍一看倒也是有模有样的,但没过多久,饺子就“聋子放炮仗”——散了。妈妈仔细地拿起我包的饺子看了看,又捏了几下,总算补救了回来。虽然样子还有些怪怪的,但好歹恢复了“正常”。妈妈笑着说:“包得还不错,但是这样的饺子是一下锅就散的。你仔细看我的动作,首先,馅儿不能放太多,否则包不下。合拢饺子皮之后,还有一‘压’一‘卷’……这样才能包得更好。”妈妈又包了一个饺子示范给我看。这次,我恍然大悟。知道了包饺子的窍门后,包起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年味儿,在美食间酝酿,越来越浓。大家都一丝不苟地准备过年的美食。站在旧年的尾巴上,人们想用新年,用美食,给旧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为新的一年绘出一个隆重的开头。带着希望,眺望未来,人们把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融进美食之中。
转眼到了正月初一。我们与舅舅家去婆婆家拜年。爸爸爱吃辣,妈妈爱吃茄子,舅妈爱吃青菜,而我和弟弟,得有羊肉串和可乐鸡翅才行。这些,婆婆都记在心里,端上来的菜,投了人人的喜好。笑脸对笑脸,酒杯碰酒杯,以美食为媒介,大家过了一个团圆、热闹的年。饭后,我和弟弟瞄准了家里的零食,竞赛似的往嘴里塞。大家围坐在一起烤火、聊天,屋子里不时爆发出阵阵欢笑……
美食,拉开了春节的序幕;美食,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与祝福;美食,见证了一个团圆热闹的年。美食,不仅仅是我心中的年味,还是中国传统的一大特色,它贯穿整个春节,成为人们心中团聚,幸福的代表。
春节趣事的作文300字2
【快乐中国年】
“哗啦啦,哗啦啦……”这是什么声音?这是我在翻玩具的声音。长大了,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去父母的卧室打扰父母了,就干脆找玩具玩儿吧。
已经八点了,全家人也都起床了,该给家人拜个年了。我开门走出卧室,给年龄大的长辈先拜,年龄小的后拜。我敲敲爷爷奶奶卧室的门:“爷爷过年好!祝您六六大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奶奶过年好,祝您健康长寿!”我又敲了敲爸妈卧室的门“爸爸妈妈过年好,祝你们福到财到吉祥到,家和人和万事和!”短短的一分钟,让全家都笑逐颜开。
受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我不能出去玩儿,爸爸妈妈就陪我在家里玩,和我一起唱歌,一起做手工。妈妈和我一起给布娃娃喂奶,给布娃娃穿衣服,和孙悟空打架,把家里的东西想象成各种危险品,玩“野外大冒险”。爸爸和我一起对歌词,谁输谁就吃苦瓜一片,对了一阵子,爸爸吃了4片,我吃了3片,我胜利了!爸爸还陪我一起唱歌,唱我最爱听的?欢乐中国年?,也唱爸爸爱听的?开门红?。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做盲盒,妈妈在客厅做,爸爸在书房做,我在卧室做。我拿了几片红纸,做成了一个正方形的盒子,把我的小狗毛绒玩具放了进去,在贴上一些贴纸,我的盲盒就完成了。爸爸妈妈的也都做好了,我们一起享受着拆盲盒的快乐,虽然不能出去玩儿,有爸爸妈妈陪着我,我依然很满足。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到了半夜十一点,我们全家齐上阵,开始包饺子。我拿了一张饺子皮儿,先放一个虾仁,再放点儿韭菜馅儿,然后把饺子皮儿小心地、一下一下地捏到一起,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包好了。我们把包好的饺子下锅,它们在水里翻滚着,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饺子煮熟了,我拿起一个最瘪的饺子(这样的饺子是我包的,我放的馅少),咬了一口,觉得无比美味。
吃完饺子,每年的重头戏来了,我们要去放烟花了,我戴上口罩,下了楼。爸爸妈妈忙活着把两挂两万响的鞭炮放在小区的广场上,霎时间鞭炮在地上不停的炸响,真是震耳欲聋。接下来放烟花,看那烟花像窜天猴一样向天空窜去,在空中炸开,展现出它最美的姿态。整个小区,数我们家的烟花窜得最高,“开”得最美,放得时间最长。
虽然今年过年只是待在家里,但我觉得这是我过年过得最好的一次。但愿每次过年都这么开心!
春节趣事的作文300字3
【忙年】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腊八蒜的味道就是年的味道,忙年的大工程从腊八那天拉开序幕。
腊八这天,勤劳的家庭主妇会腌腊八蒜。拿出经过夏、秋、冬三季已经有点发芽的大蒜,削去根部,然后放进准备好的瓶瓶罐罐或者小坛子里,倒上上好的山西香醋,把盖子拧紧或者用厚塑料布密闭起来,让醋一丝一丝地渗进大蒜里。在除夕到来之际,把已经浸染成淡青色的大蒜端上年夜饭的餐桌,轻轻咬一口,那香香的、酸酸的、辣辣的味道便在口腔里回荡。
进入腊月,家家都开始了大量采买。赶集的人多了起来,有推着自行车的,有拉着地排车的,不宽的马路熙熙攘攘。集市上花花绿绿的布料、成衣、纱巾,成功地吸引了女孩子们的注意。过年穿新衣,是让每个女孩子兴高采烈的事情。记得有一年,母亲给我们姐妹三人每人买了一条纱巾,我的那条是褚色的,上边是一些暗的龙凤花纹,软软的,系在脖子里,那感觉、那色彩,至今还在我的记忆里熠熠闪光,永不褪色。还有年画,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
打扫卫生,则是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生存空间的一种方式。扫屋时,必须先用破床单把家具罩上,然后用长长的竹竿绑上一个没有用过的笤帚。大人们用毛巾包上头,举着竹竿,扫过苇席,扫过墙壁。灰尘在冬日的阳光下飞舞,屋子里充满了尘土的味道。等到尘埃落地,空间仿佛更开阔了。然后卸下窗帘,放在一个大铁盆里,耐心地把棉布洗出本色。还有炊具和餐具,那时我母亲是用碱面来清洗的,烧一锅开水,放碱面,把锅盘碗碟都一一清洗擦拭。
除夕到了,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父亲这天会早起,烧热炉子。然后开始炸鱼、炸丸子、炸藕盒,以及一切需要炸的过年的东西。除夕的下午,家家都开始包饺子了,一般包饺子的面和得比较硬,容易保存。除夕之夜,如果赶上下雪就更完美了,漫天飞雪打在新贴的春联上,红白交织,雪花静默无声,美不胜收。
夜里十一点左右要喝辞岁酒,摆上一桌丰盛的酒菜。春晚的钟声将要敲响的时候,母亲煮的饺子就要出锅了,吃几个饺子,这个年就完整了。在午夜的鞭炮声中,守岁结束了,我和姐妹们哈欠连天,父亲往炉子里再添一堆炭,在炉火声中,在家人热热闹闹的话语声中,我安静地睡着了,在美梦中迎来了新年。
春节这天,人们都走出家门,走到大街上,喜气洋洋去拜年,见面就说“过年好”,其乐融融。这个时候我会和同龄的伙伴们到处乱逛,穿着崭新的衣服,奔跑在田野中,奔跑在春日乍暖还寒的阳光里。这是我永不会忘记的幸福。
从大年初二到元宵节,是热闹的拜年时间,中国人的人情味得到充分诠释。在我们这里,大年初二,新姑爷给岳父拜年,会得到特殊礼遇,入座时会坐在第一把交椅上,可能还要请几个善喝酒的人相陪。菜肴也相当丰盛,有鸡肉、鱼肉、方肉、新鲜蔬菜、水果等,就连包的饺子也是有讲究的,饺子要控制在正好一口一个,不大也不小。
对于过年期间的美食,我更喜欢炖白菜。坐在小凳子上,看着母亲有条不紊地舀上大半碗菜,然后放上几片瘦肉,浇上一勺浓汤,再将五六个丸子盖在肉上,端上桌来,最后淋上香醋、香油。只看到碗上升起的白烟,我便醉倒在这充满乡土气息的美味里。
元宵节的灯火和那明亮的月光,会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门楼的两侧,角落里的石头上有两个深深的石窝,那是专门为元宵节的灯准备的。手巧的家庭会把青萝卜挖空,注入煤油,放上火捻,放在石窝里,有的直接把集市上买的红色蜡烛放进去。胡同里亮起来了,简陋的屋子和院墙有了一种沧桑的诗意,灯火影影绰绰,和月光交相辉映,真是盛世太平的好光景!我和我的伙伴们提着自制的灯笼(把蜡烛放进空罐头瓶里),开心地走着,叽叽喳喳的女孩子,哈哈怪笑的男孩子,在灯火里注视着彼此的笑脸,在月光下品味着幸福的绵长。是啊,当门口的灯火熄灭、月华隐去,我知道,旧年走了,带着人们的祝福和期待,带着恋恋不舍的情怀,消失在光阴里。
春节趣事的作文300字4
【故乡的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宝宝前几天幼儿园新学的儿歌,一回来就兴奋地表演给我看。看着她开心的模样,我想起了自己儿时对新年的认知,也是从腊八节开始的。白雪皑皑的北方,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勤劳的人们进入闲时,不再耕耘,把大把大把的热情和精力,挥洒在准备过新年的活动里。而我对于浓浓年味的记忆,全和外婆相关。
二十三糖瓜粘。外婆说,腊月二十三祭拜过灶神的糖才最甜,要拜托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地呈吉祥。腊月二十四是全家大扫除的日子,床单、被罩、窗帘都要洗,玻璃、桌子都要擦拭一遍,调皮的我们为了逃避打扫,身着臃肿的棉衣棉裤,脚穿外婆纳的虎头棉鞋,在雪地里撒了欢地跑。
腊月二十六是家乡赶集的最后一天,也是炖肉的好日子。年前赶大集人山人海,红灯笼、对联、鞭炮、年画这四件是外婆家必买的。图个乐呵,外婆还会带我们去买糖果和油饼。最开心的是晚上,锅里的肉炖了一下午,满屋子飘着肉香,我们小孩早早地守在了炉子旁,一旦出锅,学着外婆外公将炖肉配着蒜泥小葱放进馒头里,等待的煎熬忽然就烟消云散,取而代之是吃上肉的满足。
腊月二十九开始贴对联、做花馍、包饺子。这一天,外婆会拿出她珍藏的剪刀、梳子及各种工具,开始雕刻寓意吉祥喜庆的花馍。虎头馍是挂在小孩胸前的,大的枣馍是要侍奉先祖的,鱼馍是要架起来放在堂前的。有趣的是,有时会在花馍里放个硬币,谁吃到了,就带给谁福气,是一年好运的开始。
守岁,我们俗称“熬财”。待到新年钟声响起,村子里一时之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回荡在夜空。那一夜,小孩们认真地把新衣叠好,摆放在床头,期待着一早起来穿新衣、拿压岁钱。
初一初二满街跑,初三不碰水地火,初四迎接灶王爷,初五要拜财神爷,初六千家送穷鬼,初七吃了七菜羹,来年定会大丰收,待到十五灯笼打,十六碰撞红火烧。
小时候的年,别有一番温情。如今给晚辈发压岁钱,微信红包已代替了纸质红包,没有了磕头拜年的礼节;网购新衣的便捷淡化了新年新衣的欣喜;旅行过年等新潮的方式也开始取代传统的过年方式……其实这些,都还不足以让我伤怀。最让我无法释怀的是外婆早已不在人世。“80后”的我,享受着隔代亲的特殊关爱,感受着老一辈人对过年礼节的虔诚。原来,过年留在我们心底最热烈的,还是那个最为牵挂的人。为过年操持家务的那个人没有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便也都被埋了起来。
春节趣事的作文300字5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习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年饭。人们吃完团年饭后,就
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红红火火一片。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带着年货,有的去庙里上香;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