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烟花作文精选5篇
有了春节,生活不再乏味,人生有了意义,有了春节,回家有了理由,喝酒有了主题。你在春节假期中有写过小学一年级春节作文?它会给你带来许多帮助。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春节的烟花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春节的烟花作文1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终于到来了,在这合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们主要有这几点:1、吃团圆饭2、看春晚3、放炮。
先从吃团圆饭说起吧,每逢过年,亲人们都凑在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大人们一边吃着桌子上的美味佳肴,一边笑谈风声,而我们小孩子,则是一边吃饭,一边伸着头看电视上的精彩节目。饭桌周围,时常想起一阵阵的欢笑声,常常是一番热闹的景象。我家也不例外,今年,我姑姑一家都来我家过年。过年嘛,吃的自然会比平常好多了,什么糖醋排骨、大虾、清蒸鱼等等,真是让我们这帮贪吃的小孩子占了便宜,在吃饭时,要什么有什么,渴了就拿起杯子喝几口饮料。每当快乐时,不知怎么回事,我又想起了在祖国边疆守卫祖国的战士,在这合家团圆的佳节中,他们总是再拿着枪,不断地在便将上巡逻。他们牺牲了自己,却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做了卓越的贡献。
相信我们每年过春节放炮时都不会忘了放鞭炮吧?当大钟敲了12下以后,我们都会马上走出家门,来到一处最显眼的地方放鞭炮,通常是大人们拿着打火机,小心翼翼地凑到导火索边上,然后轻轻地让火与导火索一碰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来。一些胆小的孩子们总是捂住耳朵,躲到大人们的身后。在新年中,我们不可能只看到鞭炮,我们还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爆竹。当礼花齐放,我们会被各式各样的烟花弄得眼花缭乱,让你目不暇接。这里,我主要提醒一下,千万不要让小孩自己放炮,以免被爆竹炸伤。
随着春节的各种节目的增多和精彩,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在随之变得繁荣昌盛。我坚信,在几十年后,甚至十几年、几年后,我们将会变为世界强国!
春节的烟花作文2
过年了,过年了!早就盼望着过年。新年老人带着欢乐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脸乐开了花。
过年了,大家都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啊,多么的美啊!天上顿时开出了一朵光彩夺目的鲜花,天空被染的格外耀眼。大街小巷早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界。
过年了,我早早就到了爷爷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祝您,春节快乐!”祝福顿时温暖了你我他。晚上我同样也给老师发短信,上面写着: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您的学生:陆瑶。而且于老师回短信写到:谢谢你,祝你新年快乐,学习进步!当我看完心里甜滋滋的。
过年了,我的钱包里又多了一千元,真想痛快的花上一百元,可是我又想起奶奶说的话:”爸爸挣钱不容易,钱一定要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我便忍住了。
过年了啦,我又长一岁了,增长了身高,增加了体重,有增加了许多知识,也该更懂事了。
啊,新年老人,谢谢你带来的这一份欢乐。在这一年里,我一定会取得让你欣喜的成绩。相信我吧!为我加油吧!
春节的烟花作文3
【她们的年】
奶奶对儿时的年没什么记忆了,她只记得小时候的日子太苦了。后来她遇到了比她大两岁的爷爷。
两个人互相扶持、白手起家,终于将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奶奶总对我说:“原以为这日子已经很圆满了,但是等你这个小娃娃出生后,我才发现啊,原来日子可以更圆满。”
妈妈的年
妈妈说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做米花糖,奶奶先把麦芽糖放在铁锅里熬,熬到一定程度后迅速把米花倒入锅中搅拌,让米花裹上晶莹剔透的麦芽糖,然后再倒入一个方形的铁皮托盘里,再压得紧紧实实的,等它冷却后划出一块一块方形的米花糖。奶奶会挑些卖相好的米花糖,装上两三袋子送给隔壁邻居。
我的年
小年夜,爷爷奶奶家总是格外热闹,我和爸妈、姨妈姨夫还有哥哥都会去爷爷奶奶家过节,奶奶的经典拿手好菜“冰糖酱鸭”制作起来很费时间,一下午的慢炖让鸭肉几乎入口即化,烧好的酱鸭放在盘子上,旁边放一碗酱汁,在开吃的时候淋到酱鸭上,另盛出一份酱汁配上陈皮、话梅等,做红烧豆干。小年夜那天我是顾不上看电视或者找朋友们玩耍的,紧紧黏在奶奶身后,美其名曰帮她“试口感”,其实是想先吃上几口。
三代人的过年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重合,当岁月慢慢染白了爷爷奶奶的乌发,当皱纹悄然爬上父母的眼角,对于我来说,过年时一家人能够围坐在餐桌旁吃上一顿年夜饭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看着窗外万家灯火,看着家人脸上的笑容,我默默地在心中许愿:“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家人安康。”
春节的烟花作文4
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铝城枣乡”的西边,生态资源丰富的马颊河东畔,是我美丽的故乡张士宏村。
这里有热情厚道的人们,有盖起二层楼的农户,有铺起柏油路的主干道,有绿草如茵、杨柳依依的美景,有金黄的麦田,有悠闲的垂钓,还有独特的一代代、一年年传下来的风俗——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是一年中最后的一天,我们老家的年三十有很独特的“程序”,令人欢喜,终生难忘。
早晨起床后,人们开始打扫每个房子,并把每个房间和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说是“除旧迎新”。
到上午十点左右,用白面加水熬成浆糊,开始在内外门上贴春联。贴春联也有很多学问。早些年因为经济条件及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一般都是请村中会写毛笔字的人书写。古韵不易懂,如“鞭炮齐鸣,一元复始;笙簧迭奏,万象更新”。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春联基本都是印制,就变得简化易懂并且有时代意义了。就如“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喜迎新春”,同时还在横批的上面再贴上“福”字或“春”字,甚至把大门上的“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福事到此处了”。
到了中午,老家的人们把提前做好的整鸡、整鱼、花糕、枣花、大馒头,还有用年糕做成的“猪头”放在置于院子正中央的桌子上贡天。把用面食做好的“刺猬”放在门口,一个头朝里一个头朝外,朝里的那只身上放钱,美其名曰“把刺猬放出去往家驮钱”。男人们放鞭炮,女人们烧纸,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岁岁平安,四季发财。
到了下午四点左右,一家人围着桌子齐动手开始包水饺,男人擀皮,女人包馅。当然馅有很多种,如白菜肉、韭菜肉、羊肉、牛肉……在包水饺的时候还要多包几个圆圆的边上带花纹的肉盒子,再压点面条,晚上吃的时候要一块吃。水饺好比“金银子”,肉盒子好比存钱的“锦囊”,面条好比串钱的“钱串子”,一块吃寓意明年能多挣钱。
到了傍晚,夕阳西下,同姓家族的人们在村口堆满小麦秸秆或玉米秸秆,围在一起烤火、放鞭炮,共同祝福祈祷,叫作“照厅”。“照厅”可能是很久以前老祖宗传下来的风俗,大概就是“灯火通明,把夜间照亮”的意思吧!刚开始把捆在一起的秸秆点燃,如果向哪个方向歪倒,就预示着那个方向的庄稼能有个好收成。然后就是烤火,说是“烤烤腚不生病,烤烤脚不冻脚”。最后人们围着火堆放鞭炮、放雷花。鞭炮五花八门,响声有高有低;雷花更是响雷腾空,直冲云天。空中盛开出五彩斑斓、万紫千红的花朵,形态各异,令人目不暇接。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交谈着,追逐着……展现了家族的兴旺发达、和和睦睦。
到晚上八点左右,人们吃着丰盛的水饺,看着春晚开始守岁了。当然“金银子”“锦囊”“钱串子”都要吃掉,最后碗里必须要剩一两个水饺,寓意年年有余。
到了晚上九点,同家族的小辈都要提酒拿杯去长辈家敬个酒,叫作“辞年酒”,以表共辞年、共迎春。这个辞年酒,寓意人们都要酒酒(九九)归一,尊老爱幼。
当然这一夜每个屋子里的灯都要打开,和傍晚的“照厅”相互照应,让整个夜晚都充满光明,寓意大好时光年年有、天天有。
到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忙碌、团圆、热闹、和谐的年三十就要画上句号了。和煦的春天在这长长的鞭炮声中拉开序幕,一派热闹祥和的新年开始了。
这就是我们老家的大年三十。
春节的烟花作文5
【春节,我的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中国的节日,我们的节日。春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的传承。
皑皑白雪,幅幅对联,片片剪纸,朵朵烟花。心的思念,爱的召唤,让我们一大家子欢聚在一起。
我老家有个一直传承的习惯——春节时所有亲戚相聚。每年这个时候,爷爷奶奶家的一大群兄弟姐妹、儿女外孙都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聚一堂,足以承包酒店的一层楼。
这一天,大家都会如约而至。我精心打扮后,来到酒店,见到了叫不上来的,也认不出来的七大姑八大姨。
聚会开始了,吵吵闹闹的气氛让我感到不太舒服,不大喜欢。我恨不得赶快吃完饭就走,一声也不出。
“嫚儿,期末考多少?”我隐隐约约听到有人问我成绩。但可能出于慌张,便没有回答。“期末考了多少分?”这声音清楚了起来,也从单音变成了复音,好几个叔叔阿姨问道。这次考试没考好的我,心里百般纠结:
我既不想告诉他们我的真实成绩,让自己无地自容;又不想编一个无比漂亮的成绩,让自己良心过不去。每年都被这样问,我真的是烦了。要是你成绩好,他们又拿个低年级的高分来和你比较;要是你成绩差,他们又说你不好好学,不努力。我的脑回路飞速运转着,想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阿姨,您月薪多少?年终奖有吗?买房了吗?买车了吗?结婚生子了吗?”
“你这孩子,就问了你一个问题,你这把我怼的!”
“阿姨,那您能回答我的问题吗?”
“不能,这是秘密。”
“那真不好意思,阿姨,我也不能回答。我们奋斗了一年,一次结果,一个成绩,难道能完全证明我们所有学习的情况吗?”我仍面带微笑。
“就是就是。”一阵起哄后,大家回归了家常话题。
夹起一个饺子,又白、又嫩、又滑。咬一口,热乎乎的汤汁入口中,布满全身。那火候正好的韭菜猪肉馅饺子,满满的香味,是过年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春节,就是我们小孩子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