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准备作文5篇范文
无论物价多高,家家户户都要置办年货,商场超市里节节飘红的销售业绩,饭店餐馆里预订一空的年夜饭,既体现了生活的富足,也展示了人们对春节的重视,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春节前准备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春节前准备作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我们一定耳熟能详,这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元日》。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穿上新衣裳,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到处走亲访友,可是我们该如何过个有意义的春节呢?
春节向来有放鞭炮的习俗,可近些年来,空气不断被污染,常常会出现雾霾,以导致空气中都是有毒物质,再加上鞭炮一放,后果就更严重了,人们吸进不良空气,会导致疾病,所以,鞭炮还是尽量少放得好。而且不久前,我还听到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小伙子在放鞭炮时,鞭炮钻进了他的眼睛里,以致于小伙子的眼睛瞎了。过年时,亲戚朋友聚在一起,都是一大盘一大盘的鸡鸭鱼肉,而一大部分都吃不完,还剩下的一大堆饭菜,却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而有些人,他们在春节时打打麻将,打打扑克牌,这本来可以放松心情,可他们却把娱乐变成了赌博,想吵架就吵架,甚至还会打架,搅得春节不得安宁。所以,我们认为春节应该少放鞭炮,煮饭菜时吃多少做多少,搞休闲娱乐的活动时不要大声吵嚷。
我们还可以在春节时尽一点孝心。我们可以这样做:1.春节时多看望老人,可以给老人买些补品。2.可以捐些钱给灾区小朋友。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尽点孝心,还可以尽点爱心。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发出倡议:文明过节,注意安全,平安、快乐地度过春节!摒弃不文明的陋俗,让我们一起努力,过个有意义的春节,创建更和谐,更美好的明天!
春节前准备作文2
“过年啦,过年啦!”大家都快乐的忙碌着,家家户户不是挂上了红灯笼,就是贴上了红艳艳的吉祥春联,一派喜气洋洋。连天公也转悲为喜,露出灿烂的笑容。
大年三十,爸爸妈妈忙碌着准备菜肴——鸡鸭鱼肉样样齐全,还有各种蔬菜。快看,我家的烹饪大师——“向大厨”(爸爸)来了。只见他右手拿着炒锅,左手拿着勺子,走进了厨房。先炒蒜末,然后放入木耳,最后把银耳放进去抄。顿时,厨房里传出噼噼啪啪的爆炒声,同时也飘散出了阵阵清香。爸爸把各种各样的肉 变着花样做出各种各样的菜。傍晚,我们开始吃年夜饭 ,大家围坐在桌子前,斟上满满的一杯酒,互相祝福。桌上的菜可丰盛啦,满桌的美味佳肴,热气腾腾。瞧! 有香味扑鼻的红烧鸡,有圆滚滚的鱼丸子、肉丸子,应有尽有。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我们家的“大厨师”爸爸烹调的“醋溜墨鱼”。你看,那用刀切成的一片片的墨 鱼片,炒熟了,浇上香气扑鼻的醋溜汁,又香又好吃,吃上一口,让人感到舍不得吞下去。我倒了满满的一杯鲜橙汁。我站起来,高高地举起杯子:“祝外公外婆健康长寿!牛年平安!再祝爸爸妈妈牛年大吉大利!挣更多的钱!给我买更多的……”我话还说完,长辈们都笑翻了天。
我们拭目以待的春节联欢晚会又开始了。那优雅的舞姿,那嘹亮的歌声,还有那逗人的小品……着实把我们吸引住了。电视机里的演员载歌载舞,电视机前的我们为他们鼓掌叫好,一直继续到深夜才停止。
就在零点的钟声敲响的前一刻,数不清的礼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缤纷的礼花把古丈山城变成了一个“不夜城”,天空如同白昼般亮丽。礼花像一朵朵五彩斑斓的鲜花,把天空装扮得绚烂多姿。四面八方轰然炸响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就像春雷撼动整个大地。春天离我们不远了。
大年初一早上,我被鞭炮声吵醒了。呀,该起床了,我赶紧穿上妈妈买的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外公外婆拜年,祝外公外婆过年好,身体健康,外公外婆高兴极了,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同时也祝愿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啊,过年真快乐!
春节前准备作文3
春节到了!我们要贴春联、包饺子、吃团圆饭、拜年、穿新衣、放鞭炮,可开心啦!
我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吃年夜饭怎么能没有饺子呢?在我们的桌子上,放着满满的两盘的饺子,饺子里有的包着枣,有的包着钱、糖、花生等。我开始仔细地挑选饺子,吃了一大盘,还是没有吃到,我吃最后一个的时候,忽然感觉这个饺子里有东西,哈哈!是一个枣!吃完年夜饭,我和哥哥姐姐去放烟花,但在这时候,爸爸把我拉了回去,他说春节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秘密……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年”的巨兽,它长着龙的头,鳄鱼的身体,在深海里。每当春节的时候,它就会爬上岸来吃人,所以人们一直都很讨厌春节。春节又到了,人们纷纷上山,忽然有一个乞讨的老人出现在人群中。他想要点儿饭,可人们都不理他,眼看人们从老人的视线里消失,老人的心里有点儿失落,有一个老奶奶和她的孙子住在一个小木屋里,因为她走不动,只能在小木屋里,这时小孙子看见了老人,说:“老爷爷,我家里有吃剩的水饺,您要吗?”老人心里立刻乐开了花。老人知道“年”要来,对老奶奶说:“你们不用担心,您帮我再做一盘饺子,我就能对付它。”老人拿出两张红布,又拿出一个火炬,站在外面,等着“年”来。“年”上岸来吃人了,老人大叫道:“’年’啊,我正等着你哩!”说完,老人拿着火炬在“年”面前跑来跑去,老奶奶剁饺子馅儿越来越大声,年立刻躲到了海里。后来,人们知道年害怕的是吵闹声和红色,就有了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这些习俗。
听完故事后,我听入迷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回过神来,这时,外面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原来是烟花,美丽的像孔雀开屏。
春节前准备作文4
【家乡的幸运饺子】
饺子一定是人人都吃过的,但你吃过幸运饺子吗?在我的老家安徽,每逢除夕夜吃饭,都会有找幸运饺子的风俗。
大年三十,老人们开始包饺子,最年长的一位老人会亲自制作幸运饺子,把清洗好的一枚硬币包在一个饺子里,那个饺子就是幸运饺子,如果谁有幸能吃到那个饺子,在新的一年里,就会非常幸运。
记得我七岁那年过除夕,晚上吃饺子。光是看着那一盘盘白白胖胖,晶莹剔透的饺子,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口大口地品尝着呢?
饺子刚端上桌子,我们几个小孩子就虎视眈眈地盯着饺子,拿起筷子准备开动,生怕自己少吃一个饺子,就会与幸运饺子擦肩而过。“慢点,慢点,没人跟你们抢”大人们笑着对我们说。
我们边吃,边看,观察别人有没有吃到幸运饺子。弟弟嘴里塞得满满的,还用筷子往碗里夹;妹妹都把饺子咬了一半就放在碗里又去夹盘里的饺子。我刚咽下去一个饺子,就被盘里一个鼓鼓的饺子吸引了,这个饺子圆圆滚滚的,似乎比其他饺子都要大,硬币一定放在这个饺子里了,这是幸运饺子没错了!筷子刚伸向这个饺子,没想到堂哥也伸过筷子来抢这个饺子。
“你干嘛抢我的饺子?”“谁抢你的了,明明是我先夹到的!”“才不是,这个饺子是我的!”“这么多饺子,为什么就要这一个!”“这个饺子比其他的都大,一定是幸运饺子!”……
就在我们俩纠缠之际,姐姐一阵高呼:“哎,我吃到了!我吃到幸运饺子了!”“什么?”全家人羡慕的目光都落到了姐姐身上,只见姐姐拿着一枚硬币笑成了一朵花,奶奶慈爱地说:“看来露露今年会很幸运哦!”
看到姐姐吃到了幸运饺子,我们心里是一万个不甘心啊,但是再不甘心,也只能等明年过年的时候再比一比了。由于刚刚吃得太多了,孩子们纷纷下了餐桌去放烟花了。
除夕找幸运饺子的习俗现在还延续着,我们慢慢长大,那些美好的记忆,深深刻在我们脑海里,令我们怀念。我爱幸运饺子,更爱我的家乡!
春节前准备作文5
记得小时候春节是一年来心里最盼着的节日,因为过春节有很多好吃的、还可以穿新衣服、还可以不用上学、可以和邻居家的小孩到处去玩、可以去走亲串友。春节也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时候,我的家乡----被誉为“鼓子秧歌”之乡。
腊月29下午7点左右是驱赶“年兽”的时候,那时候的春节最愿意干的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相传“年兽”当年就是被“福寿禄”三星用“炮竹”吓跑的,所以每当过年都会有放“炮竹”这个风俗。
每次过年赶“花花集”(腊月25)都要跟爷爷要一堆鞭炮,买回家之后不等正点,我们那些小子就开始放响了,村里鞭炮一响浓浓的年味就有了,比谁家买的鞭炮多,谁家买的鞭炮响,那时候虽然害怕鞭炮,但是还是愿意玩。
腊月25,这一天除了敢“花花集”买菜、买响、买对联、买
年画、买灯笼、买新衣服之类的东西,还要扫屋子。新年新气象
要除旧迎新,把屋子里的灰尘都打扫干净,收拾的和新屋子一样,看着就舒服。
腊月27、28,也是我们村里这些小子最喜欢的时候,这两天家里要煮肉、包大包子、炸麻花、炸藕荷、炸点心之类的,准备过几天伺候亲戚,这一天还要把对联贴上,大门和屋门都要贴上,买的漂亮的年画也都糊上,漂亮大红灯笼也都挂在大门外。这两天也得理个发,然后去澡堂子搓个澡,除旧迎新除掉过去一年身上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腊月29晚上就热闹了,这天晚上要“摆贡”每户家里都端几样好菜来上贡,摆贡要摆三天,贡位写着玉帝、灶王爷、财神爷啊,再点上香,然后全家人全了烧纸、磕头,这样贡位就摆好了。上完贡就是自由时间了,叫上自己一个院里的兄弟姐妹凑一桌喝酒、吃菜、聊天,吃完了打牌一直打到明天早上。
年三十也叫除夕,这一天中午一家人在家做一桌子菜,吃菜喝酒,晚上就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喝着酒,外面有放烟花和鞭炮的,浓浓的过年气氛这时候是最浓的时候,当“春节联欢晚会”零点敲跨年钟的时候,这时候改下饺子吃水饺了,这时候通常每家每户都会放烟花。
初一是挨家挨户在村里拜年的时候,那时候记得跟着大人去挨家挨户的转,初二就是去姥姥家拜年了,姥姥家今天人特别多,老姨们都凑到一块去拜年---热闹。
在我们家乡还有一个风俗就是“鼓子秧歌”。鼓子秧歌是“元宵节”这一天的表演节目,但是大家都会之前准备准备演练一下,所以初七、初八走完亲戚就可以训练鼓子秧歌了,同一个镇上的每个村子都会出一支秧歌队伍到镇上比试一下,然后到县上和市里去表演,表演节目有打鼓、打锣、打叉子、踩高跷、顶伞、挑货郎、扮小丑、猪八戒背媳妇、耍伞、炮手、举旗等,众多闹元宵节目。那时候卖小吃的都会跟着秧歌队伍走,卖甘蔗的,糖葫芦的,卖酸楂的等,这时候是我们这些小孩最高兴的时候。
记忆中的春节都是浓浓的过年气氛,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慢慢的搬上了楼房,想做的这些事情也受到了条件的限制,慢慢的就很少有人去做了,年味也慢慢的在变,“花花集”也慢慢的变成了大型超市,年夜饭从家里也搬到了饭店,大鼓、叉子也换成了音响,孩时炸的好吃的也都是现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