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难忘的春节300字作文5篇
春节首先代表着温暖和亲情,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三年级难忘的春节300字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三年级难忘的春节300字作文1
牛年来临了,一大早,保安叔叔挂起了大红灯笼,插上了彩旗,保洁阿姨把我们的小区打扫得干干净净,到处洋溢着新年的喜庆!
除夕年夜饭前,我帮着爷爷贴对联,平时不怎么注意的防盗门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一下子亮丽了起来。奶奶忙着烧晚饭,各种美味佳肴端上了饭桌,我一边吃,一边啧啧点头,奶奶兴奋地告诉我有些菜还彩头的:豆芽菜表示如意平安的意思;红烧鱼代表年年有余的意思;米饭里面加黑豆,表示生活会越来越好!
吃完晚饭,我们全家一起看春晚,节目可精彩了!中间时段有一个抢红包游戏,我拿着妈妈的手机不停地摇,祈祷自己能抢到红包,当手机频幕出现一个红包,虽然只有几元的小钱,但同时和几亿人争抢,我中奖了,怎能不刺激、不幸运呢?
这个春节真是太幸福了,希望幸运之神眷顾我,让我度过大吉大利的牛年,收获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三年级难忘的春节300字作文2
记得小时候春节是一年来心里最盼着的节日,因为过春节有很多好吃的、还可以穿新衣服、还可以不用上学、可以和邻居家的小孩到处去玩、可以去走亲串友。春节也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时候,我的家乡----被誉为“鼓子秧歌”之乡。
腊月29下午7点左右是驱赶“年兽”的时候,那时候的春节最愿意干的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相传“年兽”当年就是被“福寿禄”三星用“炮竹”吓跑的,所以每当过年都会有放“炮竹”这个风俗。
每次过年赶“花花集”(腊月25)都要跟爷爷要一堆鞭炮,买回家之后不等正点,我们那些小子就开始放响了,村里鞭炮一响浓浓的年味就有了,比谁家买的鞭炮多,谁家买的鞭炮响,那时候虽然害怕鞭炮,但是还是愿意玩。
腊月25,这一天除了敢“花花集”买菜、买响、买对联、买
年画、买灯笼、买新衣服之类的东西,还要扫屋子。新年新气象
要除旧迎新,把屋子里的灰尘都打扫干净,收拾的和新屋子一样,看着就舒服。
腊月27、28,也是我们村里这些小子最喜欢的时候,这两天家里要煮肉、包大包子、炸麻花、炸藕荷、炸点心之类的,准备过几天伺候亲戚,这一天还要把对联贴上,大门和屋门都要贴上,买的漂亮的年画也都糊上,漂亮大红灯笼也都挂在大门外。这两天也得理个发,然后去澡堂子搓个澡,除旧迎新除掉过去一年身上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腊月29晚上就热闹了,这天晚上要“摆贡”每户家里都端几样好菜来上贡,摆贡要摆三天,贡位写着玉帝、灶王爷、财神爷啊,再点上香,然后全家人全了烧纸、磕头,这样贡位就摆好了。上完贡就是自由时间了,叫上自己一个院里的兄弟姐妹凑一桌喝酒、吃菜、聊天,吃完了打牌一直打到明天早上。
年三十也叫除夕,这一天中午一家人在家做一桌子菜,吃菜喝酒,晚上就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喝着酒,外面有放烟花和鞭炮的,浓浓的过年气氛这时候是最浓的时候,当“春节联欢晚会”零点敲跨年钟的时候,这时候改下饺子吃水饺了,这时候通常每家每户都会放烟花。
初一是挨家挨户在村里拜年的时候,那时候记得跟着大人去挨家挨户的转,初二就是去姥姥家拜年了,姥姥家今天人特别多,老姨们都凑到一块去拜年---热闹。
在我们家乡还有一个风俗就是“鼓子秧歌”。鼓子秧歌是“元宵节”这一天的表演节目,但是大家都会之前准备准备演练一下,所以初七、初八走完亲戚就可以训练鼓子秧歌了,同一个镇上的每个村子都会出一支秧歌队伍到镇上比试一下,然后到县上和市里去表演,表演节目有打鼓、打锣、打叉子、踩高跷、顶伞、挑货郎、扮小丑、猪八戒背媳妇、耍伞、炮手、举旗等,众多闹元宵节目。那时候卖小吃的都会跟着秧歌队伍走,卖甘蔗的,糖葫芦的,卖酸楂的等,这时候是我们这些小孩最高兴的时候。
记忆中的春节都是浓浓的过年气氛,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慢慢的搬上了楼房,想做的这些事情也受到了条件的限制,慢慢的就很少有人去做了,年味也慢慢的在变,“花花集”也慢慢的变成了大型超市,年夜饭从家里也搬到了饭店,大鼓、叉子也换成了音响,孩时炸的好吃的也都是现成的了。。。。。。。。。
三年级难忘的春节300字作文3
【我与年味的“记忆同框”】
2021年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新年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在这个阖家欢乐、团圆喜庆的日子里,家家户户洒扫房间、购买年货,准备着欢度新年。时光荏苒,转眼间已度过了儿童时光,小时候的过年情景历历在目。随着社会发展,每过年又不断出现着新的春节记忆,细数我与年味的“记忆同框”,一张张回忆照片诉说着:年味一直都在!
与春联“记忆同框”,年味是儿时的欢乐。小时候,一年最高兴的时候莫过于春节了,春节对于儿时的我意味着压岁钱、小零食、花衣裳,还可以和小伙伴们尽情玩耍。每当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免不了要贴春联,现在的春联样式丰富,又是立体版又是贴花版,小时候的春联样式大多是手写或者简单的印字,但也充满了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小时候与弟弟贴春联。那时候贴春联的工具还比较传统,首先是要跟着姥姥熬浆糊,只见在厨房里的灶炉边,我和弟弟一人手持大勺子一人手持小刷子搅和着一锅热气腾腾的浆糊,厨房里充满了我们童趣的笑声。熬完浆糊端出门去,为了避免天气寒冷浆糊凝固,还要不停地搅拌,快速地刷在春联上,稳准狠地把准位置,“往左一点,再朝上一点……”经过我们一条“流水线”作业,春联才算贴好,看着自己的工作成果,我俩还要洋洋自得一番,比一比巷子里谁家的春联贴得好。咔嚓!一张与春联的“记忆同框”,是儿时最甜蜜的年味。
与饺子“记忆同框”,年味是团圆的幸福。过年最有仪式感的事情,莫过于准备一顿年夜饭了。孩童时期,总是能看见家长们在厨房里忙活,最是让人垂涎欲滴的莫过于油锅里翻炸着的丸子、酥鸡,姑姑姨姨们再做上几道可口小菜,当然还有内蒙古最重要的炖羊肉。一大家人坐上饭桌上畅谈新年计划,孩子们还要再说几句吉祥话讨个好彩头,团圆的年味儿在年夜饭桌上越来越浓。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不同风俗,对于北方人来说过年必须要吃的一定有饺子。初一早上,全家人都早早地到姥姥家一起包饺子,有的和面擀皮儿,有的切肉剁馅儿,我和哥哥弟弟则跑来跑去地帮着递饺子皮,再学模学样地包几个七倒八歪的饺子,一家人忙忙碌碌却也是最幸福的时刻。有趣的小风俗是老人们总要在饺子里再包几个硬币,吃到硬币的人则预示着他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福气满满,小时候吃不到硬币的我着实是羡慕了一翻,如果你来这边吃饺子可要小心别被硬币咯到了牙哦。咔嚓!一张与饺子的“记忆同框”,是儿时最幸福的年味。
与红灯笼“记忆同框”,年味的小镇的新衣。谈起大过年,整个小镇都变得有仪式感起来,脑海里最深刻的是家家户户门前的红灯笼。一到过年,我家总是要在门头挂上一盏红灯笼,夜晚从窗边望出去,每家每户也都亮着红灯笼,喜庆之余更添温馨味道。今年夜晚步行时,突然发现道路两旁也都挂好了红灯笼,有的街道是传统的中国结样式,“中国梦”三个大字让现代的发展与传统的优美在小小的灯笼上融合展现。还有的街道先是传统的大红灯笼样式,再往上便是一幅火红的国旗上印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宣言,党的为民心声以充满年味的形式又一次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红灯高悬、步步成景,小镇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咔嚓!一张与红灯笼的“记忆同框”,是此时最喜庆的年味。
一张纸与年味记忆点的同框照片构成了我的春节相册,不论是儿时过年吃到一颗奶糖就能幸福一天的滋味,还是此时家中样式丰富的年货,回家过年一起吃顿团圆饭的幸福年味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传统的节日与时代的创新有机融合,年年岁岁、推陈出新,年味儿永远是每个中国人心中记忆最深的味道。
三年级难忘的春节300字作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千年前,王安石的一首《元日》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新年元日热闹欢快、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时光荏苒,一千年后,春节——这个被称为全球最大盛典的节日则是所有华夏儿女心中最期盼的日子,而回家过年便是春节最温暖的写照。
“没有一种感情比亲情更浓烈,没有一种温暖比得上过年回家”,当年节的脚步一步步临近,过年的气氛一天天浓厚,回家过年成为了在外打拼漂泊的游子最自然也最奢侈的念想,而这个念想也让中国人衍生出了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春运。无论人潮多拥挤、路途多艰辛、旅途多劳累,为了回到温暖的“家”,路上辛苦点又算得了什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异乡人,不论你是求学、是创业、是打工,不论这一年你是成功还是失落,一年到头最期盼、最温暖、最渴求的就是回到家、见到亲人、吃到家乡菜。
小时候还不那么清楚的了解过年到底是什么,只是单纯的期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过年有新衣服、新鞋子,甚至连犯错都不会得到过多苛责。记得那个时候一到过年,爸爸总是背着大包小包,扶着晕车的妈妈,抱着同样晕晕乎乎的我去爷爷奶奶家。在村门口一下车,远远地就能看到攥着一把糖、满是笑脸的爷爷,还有在100多米外的家门口等着、望着、守着的小小身影的奶奶,每当这个时候,旅途的劳累、身体的不适、行李的沉重仿佛一下子都消散了。慢慢地,我长大了,去了外地求学、结交了新朋友、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生下了可爱的宝宝,回老家的次数慢慢变得少了,但是不论我走得多远,只要过年回去,爷爷依然会攥着一把糖在村口迎接我,奶奶也依然会“傻傻”地在家门口守候,一如小时候一样,那个时候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为什么“过年”要“回家”。
“最难是别离,难奈别离多。”中国人对于“家”总是比其他国家有更多的眷恋和感怀,它根植于华夏儿女骨子里的基因,那是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是杜甫的“月是故乡圆”,是张九龄的“切切故乡情”,是五千年的文明让“家”有了特殊归属感。而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快速飞驰的交通工具、方便快捷的通讯设施似乎让家的距离缩短了,但是又好像离得更远了。想想你有多久没有吃到妈妈的菜了、有多久没有陪爸爸下过棋了、有多久没有见过发小了、有多久没有和爷爷奶奶唠唠嗑了。长大之后,你总说忙,忙工作、忙社交、忙赚钱,忙到最后连过年都不能回家,但是你有发现妈妈的白发好像比之前更多了吗?你有发现爸爸的后背好像比之前更佝偻了吗?你有发现爷爷奶奶的饭量比之前更少了吗?你要知道,生活没有尽头,我们忙的速度是永远赶不上时光的脚步的,忙虽然无可厚非,但是过年回家比忙更重要。
每一次远行都因想念而启程,每一张车票都因想念而生成,每一趟列车都因想念而存在,春节将至,让我们整理行囊、收拾行装,一起回家,过年!
三年级难忘的春节300字作文5
“年年难过年年过。”又要过年了,爸爸又在忙乎着盘算着拜年的年货。这又让我想起那次拜年的事。
那天,爸的朋友俞叔叔来我家拜年,还送了一些礼。其中有一盒礼名叫“冬虫夏草”的。爸想看看它有什么功效,所以仔细地读起说明书来:“……增强免疫能力。生产日期,09/09,保质期18个月。”爸屈指一算,这份大礼已经足足过期9个月了。爸收敛了笑容,不禁叹起气来。
爸一向很节俭。春节的礼舍不得多备,怕浪费了可惜。本来打算把这礼再转送给王阿姨的。因为,王阿姨家我们还没有去过呢!再说,家里没有比这值钱的礼物。但这礼过期了,该怎么处理呢?这可把老实的爸给难住了。
爸皱着眉头,抽着烟。似乎在苦苦思索:如果把它送给朋友,他们看到产品已经过期了,肯定会不高兴的。但万一他们没留神,吃下肚子,坏了身体,那怎么办?如果不送出去,这一百多元的保健品,放着没用,弃之可惜。爸又重重地叹了口气说:“这过期的东西,可千万送不得啊!”
“难道是俞叔叔在家搁置多年?难道是别人送给俞叔叔的?难道是俞叔叔刚从商店里买来的?”一连串的问题也在我的脑子里盘旋着。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觉得都是不应该的呀!
“哎!”偏偏这倒霉的事给咱碰上了。爸这几年生活得也挺不容易的。由于厂里不景气,效益不好,工资也不高,再加上我们姐妹俩的读书费用,负担很重。重置一百多元的礼品,对爸来说,确实是笔不小的开支。前些天,我想买个英语复读机,爸说:“家里只有800多元钱,留着给你姐妹俩报名呢!”
我没敢再吭声,只把这个美好的愿望默默地藏在心底。所以我想,爸是没有余钱再去买份“厚礼”,“礼尚往来”了。该怎么办呢?
第二天,王阿姨打电话来,叫我们一家去她家吃个便饭,商量爸工作的事。也算是我们去她家拜个回年。吃饭事小,备礼事大。拿什么礼品好呢?我突然壮着胆对爸说:“反正又不是我们买来的。春节的礼送来送去,到最后还不知是谁送的呢?”
“胡说!小孩子家,净说瞎话。做人哪能这么做呢?”爸重重地丢下一句话,转过身,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门去。
过了一会儿,爸拎着个礼盒回屋来,说是给王阿姨准备的。原来爸借了100元钱买了一盒“青春宝”。还说,“青春宝,保健康”嘛!我又惊喜又疑惑,把礼盒拿了过来,朝盒底一看,生产日期01/03,。我看看爸,爸笑了。但笑里略带点苦涩。
一眨眼,一年过去了。又到了备年货的时候,我多么希望叔叔、阿姨们在买年货的时候,多看一看。买一份新鲜的贺礼,送一份快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