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喜欢作文5篇

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年节”俗称新禧,春节起源于上古时代,起源时间约4000年前左右,固定形式的春节于2000年前的西汉出现。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春节我喜欢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春节我喜欢作文1

【炒米糖的味道】

喝过腊八粥,年味就越来越浓了。腊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掸尘,新年的脚步更近了,蒸年糕,磨豆腐,炸圆子,做炒米糖,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

炒米糖可是每家必备,条件好点的人家,还能做上花生糖、芝麻糖、花生酥,甚至是奢侈的浇切片。

入冬不久,精选粳米或者糯米,煮上满满一大锅饭,先在家里晾上一两天,然后用竹匾晒干,再细细搓碎,俗称“晒阴米”,进进出出足足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腊月过半,糖坊师傅就忙碌起来。隔壁邻居是一方姓兄弟,祖传米糖手艺,张家请,李家邀,很是吃香。

做炒米糖程序繁杂。铁锅里放些细砂炒米,并用竹筛子筛净。接着把糖稀倒进锅里加热,还加点香油,然后把砂糖倒进锅里,边加热边用铲子在大锅里使劲搅拌。方师傅不时用铲子铲起来看看糖稀的色泽、“老嫩”程度,等到糖稀熬到铲起来成线时,糖稀也就熬好了。

接下就把炒好的炒米,快速倒进热锅里,跟糖稀搅拌均匀,然后把热气腾腾的原料铲到正方形木头模子里,用“滚子”在模子里使劲来回滚平,边边角角都要压实压平,快速拆下模板,“啪”的一声,案板上赫然呈现一大块方形米糖。

方师傅把整块米糖快速用刀切成条状,随手一划,米糖整齐划一,均匀有序。接着麻利地切成片状。有时我们也来帮忙切米糖,真是“看人家吃豆腐牙齿快”。刀切炒米糖,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门技术活。刀要快且不用说,要看准火候,用力均匀。切早了,炒米糖容易粉碎,溅得满地都是;切迟了,炒米糖硬了,就切不动了。

此时,站在一旁的小屁孩早就等不及了,抢过两块碎片塞进嘴里,热乎乎的,炒米糖有点粘牙。过一会再吃,脆脆的,嚼起来咯嘣咯嘣的响。

汪曾祺先生曾在《炒米和焦屑》中写道:“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如今,炒米糖越做越精致,花样也越来越多,大街上、超市里,随处可见,但找不到儿时过年吃的炒米糖了。

浓浓甘甜,甜不过当年炒米糖的味道。淡淡清香,香不过儿时过大年的滋味。

春节我喜欢作文2

进入腊月,我就盼望着过年,想想过年时的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去拜年、还有压岁钱,我的小心脏就会激动地砰砰跳。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为“过年”。对于“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奶奶说,“年”是一只非常凶猛的野兽,它身长十尺,眼若铜铃,长相甚是吓人。而且,每到除夕它就会跑出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于是,人们千方百计的要躲开它。每到除夕,人们都紧闭大门,提心吊胆,担心年兽的到来。直到一位白发仙者告诉人们,年兽害怕三样东西,即红色、火光和巨大的响声。于是人们在年兽将要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贴红纸,挂红灯笼,放鞭炮,年看到世间景象,顿时吓得落荒而逃,人们终于平安度过了除夕这一天。因此,人们将这一天称为“过年”。

过年的时候,我们男孩子最在乎的并不是新衣服,而是在乎那红色鞭炮的响声,带来的满脸笑容。还记得过年的时候,吃了饺子,就立马偷偷摸摸的拿着自己的零花钱去小卖部里面买上一盒两盒的“摔炮儿”,较大的孩子,买上一两个打火机,拿着那“点炮”,点一下就扔,那啪啪的响声,让人有点儿害怕,但更多的是兴奋。还有一些带着奇思妙想的男孩子们,用一大堆各型各色的炮,摆成一个“一”字或摆成一个“十”字,拿着那已经点燃的“香火”,朝着那中心一点,冒了烟儿,就抓紧跑了。后面那一大堆的红色碎片就是炸了之后的痕迹。

过年的时候,最盼望的还有年夜饭。在我家,年夜饭由奶奶和妈妈主厨,爸爸和爷爷打下手,而我负责一项重要任务——摆盘。每年的年夜饭都十分丰盛,馋的人直流口水,我们家也不例外,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都是由我们家全家人的努力换来的,但是,为什么好看呢?全因为我摆的好啊!吃着美味的年夜饭,看着精彩的春晚,一家人相聚的欢乐是无价的。

__年的春节,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让我们缺少了许多乐趣,但收获了很多珍贵的感动。在今年的春节,我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拥有健康和快乐,希望病毒早日离我们而去!

春节我喜欢作文3

春节在众多的节日中是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

除夕的晚上,妈妈给了我300元的压岁钱。我很奇怪,便问妈妈:“今年怎么比往年多呀?”妈妈说:“今年是你过的第一个十岁的春节,妈妈希望你在今后的日子里做一个脚踏实地、诚实守信、健康快乐的孩子。”哦。原来是这样,我点了点头,接过妈妈给我的钱。心里既高兴又感激。我又得到一笔不小的财富。我在心里偷着乐。

第二天我起得最早,妈妈说新年第一天谁起最早就预示着谁是一年中是最勤快的人了。准备充足后,我和妈妈准备一起去逛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好不热闹!那边在舞龙,这边在打鼓,还有很多地方小吃,真热闹啊!我和妈妈挤在人群中,不由自主地唱起歌来,随着人流边走边看,路两旁小铺真不少:有卖脸谱的,卖糖人的,还有卖书和画像呢,我和妈妈左看看右看看,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滑冰车”这个游乐项目跟前,我央求妈妈让我试一次,妈妈答应了。

我刚上冰车,还没有坐稳呢,不好 ;前面阿姨的冰车没有刹住,直直的冲我撞来!“唉哟!”我被撞下了冰车,狠狠地跌了一跤。两手顿时碰到冰面上,好凉呀……我赶紧侧身再次上了冰车,之后我就小心翼翼的滑,并学会了刹车,总算没有被再撞。“滑冰车可真有意思!”我自言自语道。

滑了将近两个小时,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叫。我和妈妈走出公园,来到了一家名叫“鱼情渔景” 的饭店,我们点了许多菜,有油碌碌的烤鱼,有香喷喷的粉蒸肉,还有鲜嫩嫩的炒虾仁……真多呀!妈妈给我满满地倒上了一杯果汁,我们互相碰杯,这一天真是开心……如果每天都过春节多好呀,回想起来,今年的春节真是既快乐又难忘!

春节我喜欢作文4

盼过了365天,终于盼到了大过年了,我心中的梦想终于要实现啦!

过春节第一件要做的大事就是尽情收看电视。过年有许多好的电视节目,如春节晚会,欢乐英雄、过年七天乐……每天晚上我准备至少要看四十分钟电视。这样没有约束没有负担地看电视,对于我这个小学生来说真是最美的享受了。因为在学习期间,课程满满的,作业做不完,看十分钟电视也会被时时盯着我们家长的大骂一顿。

过年,我一旦有了压岁钱,便会开心地展示,然后买自己喜欢的书,吃自己喜欢的肯德基,不用受妈妈的唠叨。有一年,我共收了1000元压岁钱,好大的数目呀!我猫着腰躲在自己房里数着钱,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春节期间,我要开心地购物,快乐地和小伙伴玩。平时难得的双休日,被学校占了半天,余下时间被妈妈安排地满满的,要上英语班,要弹钢琴……好痛苦。嘿嘿,到了春节可大大不同了。天天可在商场里转一个钟头,也没人管没人骂。妈妈会因为我负担太重,舍不得再压我啦!不用上培训班,练琴也可以偷偷懒。

过春节的时候,我要每天睡懒觉。平时早上刚睡到六点就要被闹钟叫醒。冬天在暖暖的被窝里回味美梦,真是人间难得的一大乐事,谁会愿意早起床呢!可是学校不允许,还是要一早起来赶时间。而春节,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不要再被烦人的闹钟催着起床了,它可以暂时下岗啰。

春节,我可以和爸妈一起放漂亮的焰火,还有时间陪我的好多好多玩具玩,帮它们做衣裳,帮它们开会……

呵呵,我每天都在苦苦地盼望着,春节,你快快到来呀!

春节我喜欢作文5

【腊八节喝腊八粥】

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期待腊八节的到来了。

小时候,每逢腊八节前夕,母亲就开始找食材了。因为那时候家里日子过得十分贫苦,母亲总是要把家里大小不一的盆盆罐罐搜索个遍,再找出各类粗粮,在腊八这一天的早晨,早早起床,慢火熬煮成一大锅黏稠的粥,那就是我们特别爱喝的腊八粥。

虽然那种腊八粥味道比起现在的八宝粥差远了,可在那个食材紧缺的年代,那已经是家里难得的美味了,因为一碗粥里藏了很多好吃的“宝贝”。

每年熬腊八粥时,我们姐弟几个总是等得心焦,一个个急切地趴在灶台边上,轻轻地、满足地闻飘在空气中的粥香,盼着能早点品尝到。

粥终于出锅了,奶奶先盛一小碗,敬献给神堂和祖先;小姑姑走近院中的杏树,也给它“尝”几口;母亲更忙,她要给家里的小狗、小猫、小鸡都喝点腊八粥。

姑姑说:“杏树啊, 吃点腊八粥,来年多结点果子。”我们也说:“杏树啊,吃点腊八粥,来年多结点果子。”我的小脑瓜立刻浮现出树上挂满黄澄澄杏果的景象,不知不觉口里已满是涎水了。

看着小狗、小猫、小鸡们狼吞虎咽地喝腊八粥的情景,我们跟着开心地乐。这一顿饭,即使洒在地上也不会有人责怪的,因为奶奶说,爱热闹的土地公公也是要尝尝腊八粥的。

全家人一边端着粥碗美滋滋地喝着,一边说着:“不要吃多了,腊八粥吃多了,就吃糊涂了。”满院子其乐融融。

如今,家里的生活水平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做腊八粥的食材也更加丰富了,还加入了各种果脯,味道甜美,色彩丰富,营养价值高。喝着这样美味的腊八粥,仍然会怀念儿时的腊八节,那一幕幕与家人共享腊八粥的快乐情景历历在目。

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过腊八节体现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人文精神,更饱含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期盼。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