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团聚作文参考5篇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春节的时候,人们会贴春联,贴门神、贴窗花,人们还会做很多菜,大鱼、腊肉、鸡、鸭等等,然后开开心心地吃团圆饭。那么你知道我们的春节随笔心得都有哪些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春节团聚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春节团聚作文1

【坎坷探亲路 只为短暂聚首】

春节,在中国人心中具有特殊分量,而对于一名守卫边疆的军人来讲更是如此。

1993年是我入伍的第三年,也是我第一次过年回家探亲。为了给亲朋好友带些驻地的土特产,我提前一个月忙着采购物资,当时部队管理严格,除了周末请假外出采购外,很多时候还需请其他战友帮忙采购。这样断断续续采购了多次,土特产终于装满了两个野战背囊。

火车票也是一票难求,需提前一个月订购。出发当天,由于担心现金被偷,我就把钱放于袜子里和内衣口袋等数个隐秘之处,路上怕行李丢失,我少吃饭、少喝水。无论是中途购票转车,还是上洗手间,行李一直都在我的视线里。

经过二十六个小时的奔波,我终于到达了我的家乡——河南许昌。回家后,亲朋好友收到我带回的土特产,别提有多高兴,很多土特产还是他们生平第一次见到。在家的日子总是幸福和短暂的,假期很快要结束了,我又开始忙着采购家乡土特产,准备归队赠送给战友们。

每次回家和归队,内心总是矛盾重重。一是不知道这次离家后,多久才能再回来;二是因为每次探亲路途遥远,让我饱尝奔波劳累之苦。类似的探亲之旅一直持续到2000年,才慢慢得以改善。

回想二十年前,春节想要寄些特产给父母,需要提前一个月或者二十多天开始采购物资,当时快递也不像现在这样便捷,邮寄到家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后来当地邮局拓展了代购代邮业务,有时索性不再去超市选购物品,直接让邮局代购代寄。

再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道路交通建设的大力完善,从成都到河南许昌老家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仅需八个小时,没有以前那种在火车上紧盯行李不敢睡觉的情景了。各地的物资也丰富起来了,快递也四通八达了,父母索性不让我再邮寄东西回家。现在回家探亲的路越来越畅通,速度也越来越快,昔日偏远的乡村早已焕然一新,乡亲们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回想往事,当初那么坎坷的回家之旅,图的是什么呢?我想,图的是与家人团聚,吃一碗妈妈煮的饺子,和爸爸下一盘棋。

春节团聚作文2

【儿时的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总能勾起人们对岁月的感怀,对时间飞逝的感慨。童年记忆中的年味,总是那么的浓郁,让人久久不能忘。

俗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我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往往是一跨进腊月,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在农村真正能感受到浓浓年味的还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年货就是从这一天起开始采购的。到了赶大集的日子,人们都欢天喜地地忙碌起来,集市上人山人海,年货琳琅满目,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人们一趟趟地往家搬东西,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小时候家里不富裕,所以买年货这天也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妈妈会大方地拿出一部分年货给我吃。糖块是孩子的最爱,每次我都会偷偷多拿两块,虽然只是硬硬的水果糖,但吃起来无比香甜,回味无穷。

接下来几天人们就开始忙着炒瓜子,炒花生,杀鸡宰鹅迎接新年。一转眼就到了除夕,这一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贴福字、贴春联,妈妈做完早饭就开始熬浆糊,贴福字和春联这件事情都是我和爸爸来做的,虽然冬天很冷,我的小手冻得红红的,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喜悦。一张张大红福字,预示着“福来到”,对联和年画无不透着吉祥与喜庆。

在我记忆的深处,糖醋水和冻梨是让我最回味的两样美食。每年除夕夜,妈妈都会冲上两碗糖醋水,化上几个冻梨,我们一边看春晚一边享用,一碗糖醋水下肚,酸酸甜甜满满幸福的味道;冻梨要放在水里解冻之后才能吃,在梨表面结了一层晶莹剔透的冰,用手指轻碰冰壳,冰就碎了。咬破梨皮,吸着梨汁,好像舔食蜜糖一样,梨肉酸甜软糯,非常好吃,梨水顺着嘴角滴到衣服上,我也顾不上擦。

第二天一大早,那鞭炮声就此起彼伏,浓浓的年味,在此刻已被渲染到极致了。吃完早饭我就穿上新衣服去给长辈和邻居们拜年,跟着大人们走东家,串西家,既能吃着糖块瓜子,又能收到压岁钱,这可是一年中最让人舒心惬意的时刻。

儿时的年味,在我心里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年年翻阅,年年温馨。感恩父母,让我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新年,让浓浓的年味永存心间……

春节团聚作文3

“一堆大元宝,并非金银造。味美称佳肴,过年家家包。”嘿嘿,相信你已经猜到了吧,没错就是饺子。过年吃饺子是汉族特有的传统民俗,因为饺子和元宝形状相似,被人们赋予了“招财进宝”这一美好愿望。我家大年三十也不能免俗,自己动手包饺子。

年夜饭以后就开始准备包饺子的材料了。大红色的萝卜,白色和青色混搭的大白菜,还有提升美味必备的韭菜,然后就是肉。剁肉是项有技术含量的活,因为开始的肉块不能直接切末,需要用刀背不停地剁,这样的肉才会碎而不散,有劲道。肉末弄好,然后和蔬菜丁充分搅拌下,加上适量的盐,馅就准备好了。包饺子前需要沾点水涂抹在饺子皮的边缘,这样饺子才不容易散开,不然下锅以后就成乱炖了!

虽然现有了可以包饺子的工具,可是哪能比的上手的灵巧。我可以包个元宝的,可以捏个五角星的,再不行也能弄个包子形状的吧,如此一来,包饺子也变成一种乐趣了呢。就这样百来个纯手工饺子很快就大功告成了。美中不足的是南方人由于没有配置擀面皮这项高端技能,所以饺子皮只能是买来的。不过和爸妈一起完成这件事弥补了这个小遗憾。饺子真的是格外好吃,虽然买来的饺子味道也不错,不过比起自己做的还是差了点什么,或许是参与的乐趣,或许是自己动手的满足,更或许是一家人的温馨。

接下来我又忍不住炫耀一点小知识了,煮饺子需要放两次水,而且放饺子之前放点盐不容易粘锅。这些小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最点滴的事情中得到的,如果我不去包饺子,不去自己参与这件事,或许我永远都不知道。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我觉得身边的小事是行万里路的起点,虽然它们微不足道,却能让我们知道生活的智慧。

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很多,学不到的东西也很多,所以学习不应该只是学习课本上的,更应该在生活的小细节上去发现,去寻找。

春节团聚作文4

在每一个孩子心中都希望春节快一点到来,我也不例外。怎么都想过年,过年时盼望爸爸妈妈买新衣裳,盼望吃到桌上的鸡鸭鱼肉,每一个孩子最盼望就数压岁钱了!

新年终于来了,我们各自穿上新衣服,在镜子前看看这儿,又看看那儿,怎么也看不完。春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而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又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家买了许多鞭炮,有开门红,啄木鸟,天地两响……好多好多!我与妹妹来到老家的院子里。哇!院子里的长鞭,就决定在午夜12点放……

我终于等到了12点,突然响响的炮声从我身后响起,我回头一看,不仅是鞭,烟花也放了起来,周围千门万户也响了起来,暗色的天空变得光彩夺目。炮声渐渐消失了,过后就是我们孩子的欢乐时间 了,玩火柴炮,小钢炮,闪光雷,二踢脚……的都出来了!

就这样,欢乐的时光渐渐的就过去了!

春节团聚作文5

【高桥的松糕】

上海市高桥镇的糕点品种很多,历来有名气。除了松糕,还有印糕、方糕、定胜糕、一捏酥、一口酥……到了过年时,高桥人却对松糕情有独钟。远离家乡的人儿每年都想尝一口家乡的松糕,来回忆小时候的味道。

高桥的松糕之所以好吃,就在于制作讲究。制作松糕的原料是糯米和粳米,按照三七配比,蒸出来的松糕软糯合适;按照四六配比,则软糯些。将配比好的糯米和粳米洗净后,一般要浸泡一天,之后把水沥干。捏一拳头米,掷下去散得开,这样的米就可以碾磨成粉了。一般的人家用石臼自己舂粉,再用竹筛筛粉。竹筛有两三种,按喜好选择,筛出的粉可以粗一点,也可以细一点。

舂好的粉还不能直接拿去蒸糕,需要将其倒入团箕,放入白糖,缓慢加水,搅拌均匀。水加完以后,会有干粉和湿粉。将干粉与湿粉轻轻揉搓。接着就是蒸糕前的关键活——测试糕粉干湿是否均匀:用手轻轻握住一团粉,使得粉能够结成块状,手松开以后,块状物落入盆中,只要轻轻一敲就能松开还原成粉状物,糕粉就算是干湿均匀。如果糕粉干湿不匀的话,蒸出来的松糕不但不好看,还会有一块块疙瘩蒸不熟。

最后将糕粉均匀倒入叫“糕蒸”的模子里,这模子大多是用白铁皮做成的,像无盖又无底的蒸锅。蒸糕最重要的是蒸汽充足。大人们总在晚上蒸,紧闭门窗,不让小孩们看。其实就是怕小孩进进出出影响蒸汽力道,使糕“伤风感冒”。为了脱模容易、糕面光洁,每蒸一次,都要用猪油将“糕蒸”内壁涂抹一遍。

蒸熟的松糕要洒上薄薄的、细细的一层糕粉,然后加入核桃仁、红枣、黑枣,也可以加入豆沙、核桃仁、蜜饯等,最后再放入锅里蒸二十分钟左右即可。

松糕就制作完成了,刚出锅的热松糕软糯香甜,放到春节吃,只需将冷却的松糕切成片隔水蒸热,即可食用,味道也是一样可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