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迎双节的优秀作文5篇
中秋节,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赏月团圆的节日,其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相承,中秋节不仅承载着深厚的亲情、故乡情,更承载着浓浓的家国情。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中秋国庆迎双节的作文”,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中秋国庆迎双节的作文1
中秋佳节已过去一段时间了,但那中秋美丽景色仍历历在目,洁白无暇的月亮和五彩缤纷的烟花还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
今年的中秋佳节很特别,国家规定在佳节期间放三天假,这使我们很高兴,因为这才能真正的团圆。以前不放假,人们都很忙,没有时间和家人团圆,感到孤独。
中秋国庆迎双节的作文
今天,我姑父一家人从外地来到我家过团圆节,尊老爱幼的姑父从外地带来好多营养品和一些吃的给我和奶奶,没想到表弟还不忘我这个表哥,也带了一些礼品送给我这个表哥。我和性格开朗的表弟很投缘,每次到我家,总是和他无话不谈。
渐渐地,天暗下来了,月亮出来了一点了,不时远处传来一阵阵鞭炮声,空中也出现了些五彩斑斓地烟花。哦!原来有些人家已经开始赏月了,我问爸妈:“我们什么时候赏月啊。”爸妈让我看月亮完全升上天空再喊他们。我盯着月亮看,不一会儿,月亮变得又大又圆,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这时我又想起了一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妈妈已在桌上摆好了各式各样的水果和月饼,还在桌上摆上丰富可口的佳肴,我们边吃团圆饭,边赏月,不时还谈谈心。全家举杯,共祝这团圆佳节。这时我和表弟已迫不及待的放起了烟花,五颜六色的烟花好看极了,邻居家的烟花更好看,那烟花是多么地漂亮啊!仿佛是一位美丽少女分了身,变成一群少女在空中偏偏起舞。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十一二点了。中秋节,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一个热闹的节日,一个难忘的节日。
中秋国庆迎双节的作文2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大家都兴高采烈,以各种形式来欢度这个特殊的节日。我家也不例外,在中秋节这天晚上,全家都聚在一起,共度中秋。
晚上,姐姐、哥哥他们都到了我家。忽然,我看到了诗,于是便提议开一个对诗大会。在征得大家的同意后,大会便开始了。第一个是哥哥,他学着诗人李白的样子捋着“胡子”深情地说:“妙哉!妙哉!此主意真妙!我先来一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哥哥刚说完,姐姐就对上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不紧不慢地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哥哥怪腔怪调地说。我正要说,只听姐姐拉着嗓子说:“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哎呀!坏了!这正是我要说的。我该怎么办呢?正在我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他们却过来起哄了,说:“弟弟,如果你在十秒内想不出的话就算你输哦!十、九…”说着便数了起来。我却急得团团转。我猛一抬头看到了天上的明月,我便像抓着了救命稻草一般拼命地大喊:“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在我们对得激烈时,妈妈却像个孩子似子似的吵道:“我来!‘今年八月十五夜,我们一起吃月饼。’”“哈…哈…”妈妈这诗把我们都逗笑了。
不过,我们还真饿了。于是便吃起了圆圆的月饼。吃着这香甜的月饼,我的心里却流过了一丝酸意?台别说,今天的月亮还真应了“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句话呀!
八月十五桂花香。在月光与有些凉意、带点儿桂花香味的夜光中,我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又难忘的中秋节。
中秋国庆迎双节的作文3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悄然无音的来到了我们身边,妈妈告诉我这是我国传统节日,是家人团圆赏月的日子。
一大早,奶奶就来电邀请我们去吃午饭,我和妈妈爸爸一起买了礼物和大姨、大姨父去奶奶家。一到奶奶家,舅妈和奶奶她们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午宴,舅妈烧的菜可好吃了,我和弟弟、姐姐吃得津津有味。晚饭我们也是在奶奶家吃的,吃完晚饭,我们一直在那玩,直至九点多,我们才陆续离开了舅妈家。
回到家,妈妈说要看下中秋晚会,可是谁知道一打开电视,中秋晚会已经接近尾声了,于是我们便去阳台赏月了,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它像一个大玉盘高高的挂在宁静的夜
空,星空繁星点点,可漂亮了!这使我想起一首古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今年的中秋真是过得快乐无比,虽然中秋已过,但是它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中秋国庆迎双节的作文4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过中秋都有不同的习俗,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追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和团圆节。中秋节夜晚的月亮比平时的更美,更别有特色,每到8月15日,月亮那弯刀似得身子不知何时变的这么圆滑,就像披上了一层冰薄似的轻纱。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大地上,给大地洒满银光,优美的姿态衬托这她那婀娜多姿的身子,真是美极了!
中秋节虽然只有这一天的时间,但是,家家欢乐。在那一天,白天倒没有什么,逛逛街,去买月饼,有些人恨不得几天前买好了月饼,就等着晚上吃呢!到了夜晚,家家户户都早早的洗完澡,随随便便吃完饭,就立马跑到楼顶上去观赏月亮,大家聊聊天,喝喝茶。年龄差不多的大一点儿的孩子便坐在地上,抬头仰望着天空,用手指数数星星,观察月亮的变动。小一点的孩子就哭哭闹闹着要妈妈给他们讲关于月亮的故事,他们的妈妈就这样讲述起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节,吃月饼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赏月时,妇女们就端上一盒盒香甜可口的月饼,大家一边吃月饼,一边观赏月亮,别提有多高兴了。
月饼有许多种类:冰皮月饼、雪皮月饼。里面的馅更是美味,有豆沙、五仁、蛋黄还有水果……真是应有尽有。而且口味独特,吃起来香,尝起来甜,色味双美,真不愧是我国有特色的食物啊!
中秋节表现了中国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象征着团圆美好的意义。中秋节,吃月饼,观赏月,好团圆,合家欢。
中秋国庆迎双节的作文5
窗外,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如柔丝般轻盈。
中秋佳节临至,人们的话题总是离不开月。今天,我们就来话一话月亮。自古关于月的传说不少。自尝仙丹飞升而入住广寒宫的嫦娥;犯大忌被贬月砍桂的吴刚;救助民众被王母娘娘赏识的玉兔;不知错吞日月的恶狗……
古代传说更是说明了先辈丰富的想象力及对月的渴望求知。而诗人们对着明月却有着思恩亲之情。
看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诗人眼中,今夜的月是格外的明亮,似乎已经见到了家乡的月。
瞧,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寄明月祝愿希望自己的家人美好平安,即使在隔离千里,也能共赏着同样的月亮。其中表达思亲之情明,而王昌龄的《出塞》佳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则表达了对征夫的同情,因为保卫家国之心长期未能回归。月亮虽圆,月景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明月如冰盘,月华似银辉。在诗人的笔尖之下,月景如诗,诗中有话画。
古人爱月,话月,颂月成就一番憧憬,如而到今,人类便开始了对月的探索,谱写一段段的新篇章。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到2018年的玉兔二号发射,2019年传回月背的照片,我国成为人类史上首次登临月背的国家。而“嫦娥工程”计划“绕、落、回”三张略也进行到了第三步,古人先辈的愿望终将被我们实现。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托着先人之愿照耀我们心中。先人对月的梦,我们完成了!
满月如盘,月华似水,我望向那嵌在天幕的玉盘,那乳白色的月光倾泻下来,轻轻地洒在我的脸上,又缓缓地流淌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