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写景作文800字左右5篇
感受春节寒假到了也就意味着春节也就到了,当一声声炮竹声越来越多,当年历翻到最后一张的时候,春节如期而来,新春到了,不如写一篇春节作文纪念一下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新春写景作文8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新春写景作文800字1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吃完丰盛的年夜饭后,就都迫不及待地坐在了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期盼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
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一分一秒的的过去了。虽然才短短的几十分钟,可是我刚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终于,八点的钟声敲响了,春节联欢晚会拉开了帷幕。一幕幕别出心裁的呈现在流光溢彩的舞台上,让全国的亿万观众大饱眼福。
新春写景作文800字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刘谦表演的魔术系列《千变万化》。第一个魔术是《变橙汁》。只见他先把橙汁倒入一个纸杯中,接着用手盖上,然后把杯子倒了过来,这时见证奇迹的时刻到来了!刘谦把手拿开,杯里的橙汁居然一滴都没有了!第二个魔术是扑克牌。他叫主持人先把一副牌洗得很乱很乱,然后再交到他手上。只见刘谦拿着扑克牌随便洗了几下,当他翻开时,见证奇迹的时刻又到了。桌子上排着四列扑克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每一列是同花,而且都按顺序排列!最后表演的是变硬币。刘谦让一位观众把三枚硬币握在手心里,然后放在玻璃桌下面。这时,更加令人称奇的事情发生了:刘谦的手竟然能穿透完好无损的玻璃桌面,从那位观众的手上取回了三枚硬币。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看着刘谦的表演,我都惊呆了,神经也紧张到了极点。
精彩绝伦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小品,相声,歌舞等不断带我们一家人惊喜和快乐,我们激动得一个劲儿的鼓掌。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中,虎年的钟声敲响了。也引来了窗外的鞭炮声。只见窗外烟花满天,炮声连连,人们都在用古老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也在鞭炮声中期待在明年春晚的精彩。
新春写景作文800字2
放寒假了,因为爸爸妈妈还要上班,我就跟爷爷奶奶、姑姑、表弟一起回阳春老家去了。
每年我们都习惯回老家过年的,可能是城市里过年太冷清了。特别是过年时,在老家可以放鞭炮、放烟花呢,还有很多堂哥、堂弟以及邻居的小朋友一起玩。
哦,忘记说了,还有狮子来拜年哦!!
不过说起来拜年的狮子,敲鼓的,摆狮子尾巴的,像都是小学生一样大的呢,比我大不了多少。问妈妈为什么他们这么小就跟着去拜年,妈妈说他们是农村的孩子,家里穷,为了赚钱读书呢!
看来我们城里的小孩还真得向他们学习,人家这么小就要跟着大人去赚钱了,我们还只顾着玩呢,还不能好好读书。
从年初二开始我就跟着大人去亲戚家串门了,还得了很多红包呢,真开心!这些红包我都交给妈妈了,让妈妈帮我存进银行里,等到我长大了再拿出来用。看来我挺幸福的嘛,还没到工作时就有存款了!!!
因为年初七我们就得回广州,准备开学了!初六当天晚上觉得心理很不是滋味,因为明天就得回广州,又一段时间见不到哥哥(堂哥)了。哥哥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让我将余下的烟花都放完了,看着天空中灿烂的烟花,象征着美好的明天,我们都笑了。。。。。。
又是一个难忘的、幸福的寒假——过春节!
新春写景作文800字3
在爆竹声中,新的一年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准备开始过年啦!
小时候,我听奶奶说年原来是一只怪兽,每到正月初一,就会出来吃人。所以村民们每到那天,就躲到山上去避难,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位老人,他四处要吃的,可是没人给他,村里有个老奶奶十分善良,把自己仅有的食物分给了这位讨饭吃的老人,并请他一起上山避年兽。可是老人却微笑着说自己有办法对付年兽。老奶奶不信,不停地劝说老人,但是老人一直婉言谢绝,老奶奶无奈只能自己上山了。到了半夜,年兽来了,但是感觉气氛不对,突然看见一位穿红衣服的老人站在房门旁,对着自己笑,接着又听见一阵噼里啪啦乱响,吓得年兽匆匆逃走,从此以后,村民们都仿照老人的方法,正月初一放鞭炮吓跑年兽,过着平平安安的日子。我听了这个故事,不禁暗暗佩服老人的智慧和勇气。
“吃年夜饭了”妈妈喊道,我小跑过去一看,哇,满满一桌子美味:有象征着团团圆圆的饺子;有象征着步步高升的年糕;还有象征着年年有余的鳜鱼……看得我直流口水。
吃好年夜饭,我们都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的看着春晚:有搞笑的相声和小品;有神奇的杂技和魔术;还有动人的舞蹈和歌声……数不胜数。当然我们小孩子还是对放烟花最感兴趣了,只要点燃烟花上的引子,很快就能在空中盛开一朵朵炫丽的花朵,我们可兴奋了!
美好的春节就这样过去了,我合上眼睛,盼着下一个春节!
新春写景作文800字4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十分热闹。记忆中的春节是美好的,快乐的。
小时候过年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放炮了。记得我在不会放鞭炮时,每次看到别人放鞭炮时,就会捂上耳朵远远地望着。渐渐地,我便想尝试着放炮,于是便让爸爸给我买了一盒炮。拿到鞭炮的我迫不及待地拆开鞭炮便准备用打火机点燃。爸爸教我了一边动作,我便自己来点燃鞭炮。拆开引火线一点点消失,我竟忘了把它扔出去,只听“啪”的几声,我的手并没有被炸伤,只是衣服上多了几个孔。从此,我便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
还有一次,我去姥姥家,和哥哥一起出去买炮。到了炮店,我们开始选炮,不一会儿,一个手雷形状的炮吸引了我,便吵着让哥哥给我买了一盒。出了炮店,我就急忙把炮拆开,拿出一个,想试一试。于是,我把手套在引火线末端的环上,使劲一拉,那个手雷便开始冒烟。由于第一次放,当时的我一看这情形,便吓得用力扔在了对面的马路上。这时,马路上驶来了一辆电动车,看到有一个冒烟的手雷,便急忙来了个漂移,可谁知那个手雷偏偏在他漂移的时候爆了炸,他便吓得摔倒在地上。惊慌失措的我和哥哥连忙跑开了。
放炮时,也会放一些摔炮。往地上一摔便会“啪”的一声响。有时候,一些炮不响,散在各处,在走路时回踩到,便会“啪”的几声把人给吓得叫起来。
今年的春天又要来了,我希望度过一个更快乐的春节。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春节,一个鞭炮不断欢笑不断的快乐的春节。
新春写景作文800字5
【米香浓郁闽中年】
“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日历进入腊月,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人们赶完年集、清理完屋里屋外的蛛丝烟尘,家家户户便开始赶制过年吃的美食。
我的家乡地处闽中,山区盛产稻米,乡亲们每日三餐以米制品丰富胃肠,却也有滋有味。
我们家每逢廿八就要打糍粑,廿九要做米粿祭祖。吃过年夜饭,一家人还要围炉炸豆腐、炸糍丸。灶膛里的火种会留着慢慢烧到“第二年”,于是就有了“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这个童谣。
米粿是用粳米打成的。把粳米蒸熟,再倒入石臼中捣烂,粳米色白如脂玉,嚼起来韧性十足。然后双手并用搓粿丸,动作像打太极拳,小时候我们跟着大人们学得不亦乐乎。
如果在打米粿时,加入葱花以及被香油爆炒过的鼠曲草,那便成了咸香的绿粿。掺红糖一起捶打,叫甜粿。把粿团塞入锡模,拓出来的形状如铃铛,再叠成宝塔样子,名曰“蛮头粿”。
山里起雾了,接着又下了霜,当太阳从阴霾里跳出,把天空的底色烤成青花瓷色时,年近了。这时,母亲会跟伯母一起,把磨好的米浆压成团,然后在筛子里搓揉,那一颗颗珍珠粉粒,便落下了筛眼,晒满了院场。
村里过年有互赠米粉的习俗,《清嘉录》谓之“送年盘”。苏轼在《馈岁》里写过:用春出的米磨出面,做一些米面之食送给邻里乡亲贺新年,这个米面就是米粉。米粉制作比米粿和珍珠粉复杂,米浆挤压成粉团,而后蒸熟了在石臼里捶打,再把粿团压出粿条来,需要入锅反反复复煮。
民间“庆贺多尚彩联,宾宴不离红蛋”,那酒糟染红的鸡蛋,是年节饮食的标配。年夜饭五花八门,米粉上桌如玉缕金丝,在盘中交织缠绵。长长的细条,搭上葱叶和佐料,色彩明快,给喜庆的家宴增添了无限温暖。
母亲在年夜饭后生火热油,我们兄弟姐妹围在灶台前,跟着炸糍丸。炸糍丸要用糯米粉拌上白糖捏成柱状,一段段掰下来放到油锅里,铜钱般大小的丸子炸熟后呈古铜色,寓意大富大贵。糍丸皮脆里酥,香甜可口,起锅后瓮藏,防止霉变。
村人待客如同小说里的梁山好汉,崇尚大块吃肉与大碗喝酒。家家户户自酿红酒数缸,然后在过年时每人三碗,敬遍所有宾客,直至一屋子的人都面红耳赤。那红酒绵柔香醇,并且甘甜爽口,许多人饮后拍手叫绝。倘若有朋自远方来,性情豪爽的乡亲,就会忙不迭地开坛倒酒,那持久的凝香随即冲天而起。那白瓷碗中春光潋滟,火红的琼浆如江波映日,涤荡胸腔。酒未入肠,人便陶醉。
生活的习惯形成了节日文化,一道道美食筑就一个个节日的内涵。时光在流逝,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但传统的年味在老百姓们欢乐的笑声中继续拔节成长!